[發明專利]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物抗毀傷能力確定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00922.1 | 申請日: | 2018-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416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8 |
| 發明(設計)人: | 黃詠政;趙玉立;周旭;施鵬;崔瀟驍;薛曉光;劉利宏;滕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63921部隊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9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建筑物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倒塌 三維力學分析 結構參數 能力確定 函數關系 快速確定 能力指標 實時計算 數學模型 擬合 柱子 評估 分析 統計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物抗毀傷能力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確定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物的結構參數;建立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物的三維力學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對三維力學分析模型每根柱子破壞后所導致的連續倒塌分析,統計并獲取倒塌率;根據所得倒塌率擬合獲取建筑物樓結構參數與其倒塌率的函數關系,以得到建筑物抗毀傷能力指標數學模型。本發明提供了建筑物抗毀傷能力的快速確定方法,確定建筑物的倒塌率指標,進而迅速確定其抗毀傷能力,可實現建筑物抗毀傷能力的實時計算,大幅提高后續易損性評估的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分析的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物抗毀傷能力確定方法。
背景技術
建筑物易損性屬于其固有屬性,是指建筑物整體性能對于其局部損傷的敏感性,建筑物在爆炸、沖擊等意外毀傷作用下,可能會出現連續倒塌等嚴重破壞現象,如何確定建筑物在這種情況下的抗毀傷能力,一直是建筑物易損性評估和防護設計中的技術難點。
傳統的方法需要針對建筑物單體開展大量的非線性動力仿真模擬,耗時長、效率低,必須人工干預才能獲取有效的結論,導致傳統技術對建筑物抗毀傷能力分析存在缺陷。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是,簡化傳統評估技術對建筑物開展的非線性仿真計算工作,避免了仿真分析耗時長、效率低的技術缺陷。
用于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是,本發明提出一種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物抗毀傷能力確定方法,建立起建筑物的結構參數與其抗毀傷能力指標的函數關系,形成快速算法,可以實時獲取建筑物抗毀傷能力指標。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物抗毀傷能力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確定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物的結構參數;
步驟2、建立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物的三維力學分析模型;
步驟3、采用有限元方法對三維力學分析模型每根柱子破壞后所導致的連續倒塌分析,統計并獲取倒塌率;
步驟4、根據所得倒塌率擬合獲取建筑物樓結構參數與其倒塌率的函數關系,以得到建筑物抗毀傷能力指標數學模型。
進一步地,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步驟1中確定的結構參數包括建筑物樓層數、柱距、抗震設防烈度。
進一步地,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步驟4采用公式進行擬合:
其中,PA為倒塌率;A、B、C、D、E、F為系數;X1為建筑物樓層數;X2為建筑物柱距。
發明效果為:
本發明的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物抗毀傷能力確定方法,通過該方法可獲取典型建筑物的結構參數(層數、柱距、抗震設防烈度)與其抗毀傷能力指標(倒塌率)的函數關系及數學模型,通過該模型可直接根據結構參數確定建筑物的倒塌率,進而迅速確定其抗毀傷能力,為后續建筑物易損性快速評估提供科學依據。
本發明提供了建筑物抗毀傷能力的快速算法,可解決傳統技術耗時長、效率低的問題,基于該算法可實現建筑物抗毀傷能力的實時計算,大幅提高后續易損性評估的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抗毀傷能力確定方法的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中六層框架結構建筑物三維模型圖。
圖3為本發明中6層框架結構建筑物單工況倒塌分析示例圖。
圖4為本發明中4層框架結構建筑物單工況倒塌分析示例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63921部隊,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63921部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0092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