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安全無線探針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200514.6 | 申請日: | 2018-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295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紅凱;葉衛;沈瀟軍;龔小剛;王以良;郭亞瓊;陳超;孫嘉賽;許敏;饒涵宇;沈佳輝;包迅格;陳政波;胡利輝;曾君軍;汪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48/16 | 分類號: | H04W48/16;H04W64/00;H04W4/021;H04W4/024;H04W4/33 |
| 代理公司: | 杭州華鼎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項軍 |
| 地址: | 10001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持操作 便攜 探針 探針端 安全 體內 無線發送模塊 保密性 加厚墊層 殼體四角 平板電腦 隨身攜帶 固定架 殼體 拆開 機房 室內 優化 改進 配合 | ||
1.一種安全無線探針,包括手持操作端(1)以及和手持操作端(1)相連的探針端(2),其特征在于,手持操作端(1)包括固定在便攜殼體(3)內的平板電腦(4),所述便攜殼體(3)四角設有柔性加厚墊層(5),所述便攜殼體(3)后方設有探針端固定架(6),所述便攜殼體(3)內單獨設有無線發送模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全無線探針,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針端固定架(6)為一個卡接住探針端(2)的U形卡接槽,U形卡接槽內側設有納米貼層,所述U形卡接槽底部還設有供線纜通過的通孔(7)。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安全無線探針,其特征在于:便攜殼體(3)背面一側設有可拆卸掃描儀(8),可拆卸掃描儀(8)輸出端連接到手持操作端(1)。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安全無線探針,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攜殼體(3)背面另一側設有手指接插套(9)。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全無線探針,其特征在于:無線發送模塊為短距離可識別無線傳輸系統,所述探針端(2)上安裝有帶有夾體(11)的抱緊箍(10),所述夾體(11)上設有卡接件。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全無線探針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開啟手持操作端(1),執行初步掃描;
步驟2:針對在無線拓撲或安全事件中選擇需定位的無線設備,由手持操作端(1)進入定位界面;
步驟3:掃描者以當前站立物理位置為中心,駐留10秒后,分別向前、后、左、右四個方向走1~2米;
步驟4:根據手持操作端(1)反饋獲取實際位置。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安全無線探針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手持操作端(1)反饋具體為:靠近被定位無線設備,動態曲線圖、距離柱狀圖向上遞增,蜂鳴提示音頻率加快;
遠離被定位無線設備,動態曲線圖和距離柱狀圖將向下遞增,蜂鳴提示音頻率變慢;
動態曲線持續≦-10,被定位無線設備距離掃描器≦0.2米半徑;
動態曲線持續≦-20,被定位無線設備距離掃描器≦0.5米半徑;
動態曲線持續在-20~-40之間,被定位無線設備距離掃描器≦5米半徑。
8.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安全無線探針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1:開啟手持操作端(1),通過掃描區域平面圖將所在樓層的圖紙;
步驟2:開啟手持操作端(1),執行初步掃描;
步驟3:針對在無線拓撲或安全事件中選擇需定位的無線設備,由手持操作端(1)進入定位界面;
步驟4:將樓層圖作為背景導入到定位界面;
步驟5:掃描者以當前站立物理位置為中心,駐留10秒后,分別向前、后、左、右四個方向走1~2米;
步驟6:在定位界面上直接標識無線熱點所在位置,以及到該位置的行進路線。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安全無線探針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區域平面圖來源可以是建筑圖或者消防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未經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20051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