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激光投射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186416.1 | 申請日: | 2018-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833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26 |
| 發明(設計)人: | 福井厚司;藤田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松下知識產權經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2B27/09 | 分類號: | G02B27/09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韓丁 |
| 地址: | 日本國***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激光投射裝置 激光源 擴散板 入射面 殼體 射出 入射激光 出射光 出射面 開口部 通過槽 直線狀 出射 擴散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激光投射裝置。激光投射裝置具有:激光源、擴散板和殼體。擴散板具有入射面和出射面,入射激光源的出射光。在入射面和出射面的至少一方,排列直線狀的多個槽。殼體具有在激光源的射出方向,射出通過槽而擴散的光的開口部。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在用于距離測定的光源等中被使用的激光投射裝置。
背景技術
激光投射裝置被用于距離測定裝置的光源等。
作為距離測定裝置的方式,提出并應用了各種距離測定方式。例如,存在自古以來的三角測量方式、對光源的光進行振幅調制并對來自被測定物的反射光與光源的相位差進行測定的相位差檢測方式、近年來使用的照射極短脈沖的光并對被測定物的反射光的到達時間進行測定從而測定距離的TOF(Time of Flight,飛行時間)方式等。
在這些距離測定方式中,若增長可測定的距離,提高測定精度,則對光源需要小型高輸出且需要高頻的調制或者非常短的脈沖波形,因此優選將半導體激光器用作為光源。
對于激光源的使用,從針對人體、眼睛的安全性的觀點出發設置安全標準。在日本國內以JIS-C6802進行規定。在光可能進入到人眼的情況下,一般需要滿足安全基準的等級1的條件。為了滿足等級1的條件并提高激光源的輸出,需要在投射裝置的出射面,增大激光的光束直徑。在人們觀察投射光源裝置時,若投射光源裝置的出射面處的發光直徑較小,則形成于視網膜的光源像也變小,光集中變高,容易損傷眼睛。為了防止這種情況,通過增大投射光源裝置的出射面的發光直徑來增大形成于視網膜的光源像,能夠提高不損傷眼睛的激光源的光輸出的最大值。
在現有的投射光源裝置中,在半導體激光器的射出部的窗口配置有擴散板。圖10表示專利文獻1中所述的現有的投射光源裝置。
圖10中,表示了激光源31、將激光源31的出射光擴大的凹透鏡32、擴散板33、保持激光源31、凹透鏡32和擴散板33的金屬封裝體34。
來自激光源31的出射光被凹透鏡32擴散,向擴散板33投射光。在擴散板33,光在全方向擴散。通過使用凹透鏡32,增大擴散板33處的光束直徑。激光源31的光束直徑非常小為幾μm,但通過使用擴散板33,在擴散板33上形成相比于激光源31的出射面處的光束直徑非常大的光束直徑,因此在人們觀察激光時,形成于視網膜的光源的像變大,能夠增大不損傷眼睛的激光輸出的上限。
在先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JP特開平9-307174號公報
發明內容
本公開的激光投射裝置具有激光源、擴散板和殼體。
擴散板具有入射面和出射面,入射激光源的出射光。在入射面和出射面的至少一方,排列直線狀的多個槽。
殼體具有在激光源的射出方向,射出通過槽而擴散的光的開口部。
此外,本公開的另一激光投射裝置具有激光源、準直透鏡、擴散板和殼體。
準直透鏡具有第1面、第2面、側面、第1全反射面和第2全反射面。
第1面入射激光源的出射光。
第2面與第1面對置。
側面被配置于第1面與第2面之間。
第1全反射面被配置于第2面的與第1面對置的位置,使來自第1面的入射光反射。
第2全反射面被配置于側面,使第1全反射面的反射光反射,使其平行光化。
準直透鏡從第2面射出基于第2全反射面的平行光。
擴散板具有入射面和出射面,入射準直透鏡的平行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松下知識產權經營株式會社,未經松下知識產權經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18641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