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淺層地震勘探設備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185846.1 | 申請日: | 2018-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4310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挺;顧燕娜;楊濤洪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巖土地質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V1/04 | 分類號: | G01V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謝緒寧;薛赟 |
| 地址: | 2000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震 勘探 設備 方法 | ||
1.一種淺層地震勘探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錘擊震源設備(1)、標定柱(2)、中心定位模塊(3)和位置定位模塊(4),錘擊震源設備(1)包括中心盤(11),在中心盤(11)四周固定連接有四根支腿(12),每根支腿(12)底部均固定連接有萬向輪(121);
在中心盤(11)底部中間位置處設置有卷揚機(161),卷揚機(161)上固定連接有牽拉繩(162),牽拉繩(162)纏繞于卷揚機(161)上;在牽拉繩(162)遠離卷揚機(161)一端固定連接有落錘(16),在落錘(16)上設置有用于連接地震信號采集儀的觸發器(164),在落錘(16)正下方設有鐵餅(15),鐵餅(15)的上表面呈圓形;
在每個支腿(12)底部均連接有能夠將萬向輪(121)鎖緊的鎖緊組件(14);
中心定位模塊(3)包括固定連接于每根支腿(12)底部的第一距離傳感器(31),每個第一距離傳感器(31)均檢測對應支腿(12)底部到鐵餅(15)的距離,當所有支腿(12)底部到鐵餅(15)的距離均等于預設距離值則控制鎖緊組件(14)鎖緊支腿(12);
位置定位模塊(4)包括固定連接于中心盤(11)頂部的第二距離傳感器(41)和設置于用戶手機內的用戶APP(43),第二距離傳感器(41)能夠檢測中心盤(11)頂部到標定柱(2)之間的距離并傳輸給用戶APP(43),用戶APP(43)將距離值顯示給用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淺層地震勘探設備,其特征在于:鎖緊組件(14)包括固定連接于支腿(12)底部的氣缸(142),每個氣缸(142)的活塞桿上均固定連接有插接板(143),氣缸(142)能夠推動插接板(143)埋入地下;中心定位模塊(3)能夠控制氣缸(142)的活塞桿的伸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淺層地震勘探設備,其特征在于,中心定位模塊(3)包括:
距離比較單元(32),所述距離比較單元(32)連接第一距離傳感器(31)并且實時接收每個第一距離傳感器(31)輸出的支腿(12)底部到鐵餅(15)之間的距離值,距離比較單元(32)將每個距離值分別與預設距離值進行比較,當所有距離值均等于預設距離值時輸出高電平信號;
下降控制單元(33),所述下降控制單元(33)連接距離比較單元(32)并且響應于距離比較單元(32)輸出的高電平信號,當下降控制單元(33)接收到高電平信號后控制氣缸(142)的活塞桿伸出并輸出停止信號;
上升控制單元(34),所述上升控制單元(34)連接下降控制單元(33)并且響應于下降控制單元(33)輸出的停止信號,上升控制單元(34)在通電時控制氣缸(142)的活塞桿回收,當上升控制單元(34)接收到停止信號以后停止控制氣缸(142)的活塞桿回收。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淺層地震勘探設備,其特征在于:在每個插接板(143)的底部均開設有斜面(1431),斜面(1431)由插接板(143)底部的一側向另一側向上傾斜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淺層地震勘探設備,其特征在于:在中心盤(11)下方設有承壓板(13),承壓板(13)固定連接于四根支腿(12)之間,牽拉繩(162)穿過承壓板(13)設置,在承壓板(13)遠離中心盤(11)一面固定連接有彈簧(163),彈簧(163)另一端固定連接于牽拉繩(162)上,彈簧(163)套設于牽拉繩(162)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淺層地震勘探設備,其特征在于:在中心盤(11)和標定柱(2)上共同固定連接有主動紅外入侵探測器(22)。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淺層地震勘探設備,其特征在于:位置定位模塊(4)還包括設置于標定柱(2)上的GPS追蹤器(42),GPS追蹤器(42)實時發送標定柱(2)的位置信息給用戶APP(43),用戶APP(43)在用戶手機上顯示標定柱(2)的位置信息。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淺層地震勘探設備,其特征在于:在標定柱(2)底部固定連接有連接環(21),在連接環(21)上螺紋連接有固定螺栓(211),固定螺栓(211)穿過連接環(21)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巖土地質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市巖土地質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18584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