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動汽車用半導體控溫的泵驅兩相循環系統及其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185319.0 | 申請日: | 2018-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490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忠政;李軍;陳建輝;葛磊;鐵鵬;于世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六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1M10/613 | 分類號: | 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3;H01M10/6554;H01M10/6563;H01M10/6569;H01M10/657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奚華保 |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膨脹容器 散熱裝置 電池包 冷凝裝置 循環泵 控溫 半導體控溫裝置 電池單體 電動汽車 相變工質 循環系統 兩相 出口 半導體 溫度均勻性 邊界條件 等溫相變 加熱模式 壓力控制 散熱 填充 制冷 保證 | ||
1.電動汽車用半導體控溫的泵驅兩相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過管路相連的電池包散熱裝置、冷凝裝置、膨脹容器和循環泵;所述膨脹容器的出口接循環泵的入口,循環泵的出口接電池包散熱裝置的入口,電池包散熱裝置的出口接冷凝裝置的入口,冷凝裝置的出口接膨脹容器的入口一;所述電池包散熱裝置、冷凝裝置、膨脹容器及管路中均填充有相變工質;所述膨脹容器上安裝有半導體控溫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汽車用半導體控溫的泵驅兩相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系統還包括電磁三通閥,所述電磁三通閥的入口接循環泵的出口,電磁三通閥的出口一接膨脹容器的入口二,電磁三通閥的出口二接電池包散熱裝置的入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汽車用半導體控溫的泵驅兩相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脹容器的出口經管路一接循環泵的入口,循環泵的出口經管路二接電磁三通閥的入口,電磁三通閥的出口一經管路三接膨脹容器的入口二,電磁三通閥的出口二經管路四接電池包散熱裝置的入口,電池包散熱裝置的出口經管路五接冷凝裝置的入口,冷凝裝置的出口經管路六接膨脹容器的入口一。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動汽車用半導體控溫的泵驅兩相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一上設有溫度傳感器一;所述管路二上依次設有流量計一和過濾器一;所述管路四上依次設有流量計二和過濾器二;所述管路五上依次設有壓力調節裝置和止回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汽車用半導體控溫的泵驅兩相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脹容器上設有充注口、泄壓閥和排液口,且膨脹容器內安裝有壓力傳感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汽車用半導體控溫的泵驅兩相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脹容器的上端側壁上開設有通氣口,且該通氣口通過管路七與冷凝裝置的入口相連,所述管路七上設有常閉電磁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汽車用半導體控溫的泵驅兩相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包散熱裝置與電池包中的電池單體貼合安裝。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汽車用半導體控溫的泵驅兩相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裝置采用帶風機和換熱器的風冷裝置或帶冷板的液冷裝置。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動汽車用半導體控溫的泵驅兩相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包內安裝有溫度傳感器二。
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意一項所述的電動汽車用半導體控溫的泵驅兩相循環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啟動循環泵前,檢測膨脹容器內的壓力P1,同時檢測電池包的溫度T1和循環泵入口處的相變工質的溫度T3;
(2)當相變工質的溫度T3大于壓力P1下的相變工質的飽和溫度時,啟動半導體控溫裝置的制冷模式,使系統內壓力降低;當相變工質的溫度T3小于壓力P1下的相變工質的飽和溫度時,依次啟動冷凝裝置和循環泵;
(3)循環泵啟動后,電池包開始工作,在電池包散熱裝置內產生大量氣體,由于系統的容積一定,氣體被壓縮,系統內壓力增大,此時電磁三通閥為全開狀態,膨脹容器內的相變工質全部進入電池包散熱裝置內;
(4)半導體控溫裝置實時監測電池包的溫度T1,當電池包的溫度T1低于設定值時,半導體控溫裝置啟動加熱模式,使系統內壓力升高,維持電池包中電池單體的溫度不再下降,當電池包的溫度T1不低于設定值時,半導體控溫裝置啟動制冷模式,使系統內壓力降低,維持電池包中電池單體的溫度不再升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六研究所,未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六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18531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