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干旱地區的大豆寬窄行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184430.8 | 申請日: | 2018-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691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德健;路戰遠;李金龍;程玉臣;平翠枝;高麗丹;王建國;孫東顯;張向前;王玉芬;李娟;哈達;王璞;孫鴻舉 | 申請(專利權)人: | 內蒙古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22/40 | 分類號: | A01G22/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劉奇 |
| 地址: | 010000 內蒙古***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寬窄行 大豆 田間管理 干旱地區 起壟 播種 植物生長調節劑 植物栽培技術 栽培 機械化操作 大豆生長 合理密植 生殖生長 營養生長 種子處理 傳統的 栽培壟 大壟 封壟 高臺 構建 壟體 整地 施用 施肥 收獲 調控 配合 協調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干旱地區的大豆寬窄行栽培方法,涉及植物栽培技術領域,包括整地施肥、播前起壟、種子處理、播種、田間管理和收獲。本發明在播前起壟時構建了高臺大壟,即壟體的高度、寬度等均大于傳統的壟三栽培壟體,播種時采用寬窄行的方式進行合理密植、田間管理時施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以及其他措施的配合,協調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系,調控大豆生長發育期,使大豆產量提高15%以上,封壟時間提早3d~4d,適宜大規模機械化操作,從而降低生產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植物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干旱地區的大豆寬窄行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中國東北三省和內蒙古大豆油料作物區是中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區和商品糧油基地,在國家糧油安全戰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大豆富含蛋白質和油脂,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其基本消費方式是食用(做豆制品等)和榨油(生產豆油和豆粕,豆粕是畜牧業的主要原料)。隨著中國人口的增加、國內經濟的發展以及膳食結構逐步趨向高蛋白化,大豆消費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將保持持續穩步增長的趨勢。
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對轉基因大豆采取了嚴格的管理措施,轉基因大豆與非轉基因大豆在一定階段內將互相競爭、長期共存。非轉基因和高蛋白雙重特性是中國大豆的獨有優勢,而亞洲人的飲食習慣傾向于豆制品。因此,國內國際的市場發展前景將十分廣闊,發揮國產大豆非轉基因與高蛋白質優勢,實施積極的非轉基因大豆生產,采取產品差異化策略,加大國產大豆種植的推廣力度,對發展特色專用大豆生產,提升中國農民種植傳統大豆的積極性和效益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多年來,為了研究和推廣大豆高產技術,中國農業部門將玉米種植區域推進到北緯48°以北的大豆生產帶,導致農業風險增加。為規避風險,獲得糧豆雙豐收,建立以大豆為核心的科學輪作制度,推行玉米—麥(薯)—豆輪作制,以便鞏固東北大豆主產區的地位,減少殘留農藥污染,降低農業風險,以期提高農民收入。然而,在地處大興安嶺山脈東南麓,尤其大興安嶺向松嫩平原過渡的黑土帶上,屬于中溫帶大陸性半濕潤氣候,氣溫年、月差較大,無霜期短,春季干旱、風大、升溫快,秋季降溫劇烈,夏季短促,冬季漫長寒冷,日照豐富,雨熱同季。年均降水量450mm~500mm,無霜期90d~130d,≥10℃年積溫1900℃~2350℃,大豆產量一直徘徊在較低水平。制約本地大豆生產的主要因素:一是產量低、種植效益偏差,尤其是和玉米、馬鈴薯等作物相比效益偏低;二是適合該區域栽培的優質大豆新品種較少,很多主栽品種已種植多年,出現退化現象;三是階段性干旱、低溫等發生頻繁。
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始,黑龍江省研究部門在東北大豆主產區,重點示范推廣應用以大壟高臺雙(三)行密植超高產栽培技術(即傳統壟二(三)栽培),是指在常規的650mm壟距,壟上等距雙行(或三行)精量點播、種下側深施肥,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對于位于東北三省西部和內蒙古東部旱區大豆種植區來說,由于上述氣候等諸多條件所限,等距雙行植株采光差,地溫較低,僅靠傳統的水肥調控是難以實現的,必須要探索出一套適于干旱地區機械化技術與其它農藝措施相結合的種植技術,充分利用當地光照、水熱條件,實現人們所要求的產量高、品質優的商品油料大豆的愿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干旱地區的大豆栽培方法產量無法顯著提升的問題,提供了一種用于干旱地區的大豆寬窄行栽培方法,在保證大豆質量的情況下顯著增加產量,使大豆早熟全熟,并使豆莢集中結豆以實現全機械化操作。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干旱地區的大豆寬窄行栽培方法,包括整地施肥、播前起壟、種子處理、播種、田間管理和收獲;
所述播前起壟中,壟體為梯形,所述壟體高度為180mm~200mm、壟底寬度為1200mm~1500mm、壟頂寬度為1000mm~1200mm;
所述播種時,在壟頂以寬窄行相間的方式播種六行苗帶,寬行苗帶間距為200mm~240mm,窄行苗帶間距為120mm~14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內蒙古大學,未經內蒙古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18443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