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生成垃圾監管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181827.1 | 申請日: | 2018-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471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8 |
| 發明(設計)人: | 關文義;黃維元;王寧;曹磊;馬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國禎環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17/00 | 分類號: | G06K17/00;G06Q10/08;G06Q50/26;G08B3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白凱園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采集單元 處理模塊 采集模塊 人機交互模塊 存儲模塊 監管系統 生成模塊 通信模塊 預警模塊 智能生成 服務端 輸出端 重量采集單元 垃圾產生量 路徑采集 實測數據 實時變化 雙向連接 終端連接 垃圾 垃圾量 垃圾桶 點位 油耗 承載 終端 編制 監測 支撐 | ||
本發明公開了智能生成垃圾監管系統,包括服務端,所述服務端通過通信模塊與終端連接,所述終端包括處理模塊、采集模塊、人機交互模塊、預警模塊、存儲模塊和生成模塊,所述處理模塊分別與所述通信模塊、所述人機交互模塊和所述存儲模塊雙向連接,所述采集模塊的輸出端與所述處理模塊的輸入端相連接,所述處理模塊的輸出端分別與所述預警模塊和所述生成模塊的輸入端相連接,且所述采集模塊包括環境采集單元、路徑采集單元、油耗采集單元、定位采集單元、RFID標簽采集單元和重量采集單元。本發明:不僅實現垃圾桶點位和承載垃圾量實時變化的監測,而且得到人均垃圾產生量的實測數據,為環衛技術方案的編制提供有力支撐。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環衛物聯網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智能生成垃圾監管系統。
背景技術
環衛技術服務方案的編制過程中,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理設施設備以及作業人員的配置要基于垃圾量,垃圾量是根據人均垃圾產生量計算得出的。現在使用的人均垃圾產生量的數據來源于設計標準,而標準中人均垃圾產生量的數據是通過垃圾抽樣調研后統計得出的,并非實測結果,計算得出的垃圾總量往往與實際存在較大差異,一方面使得垃圾收運設施設備以及作業人員的配置方案與實際需求不符,另一方面導致運營成本的測算結果不準確。
鑒于上述情況,各制造商紛紛推出了生活垃圾的稱重設備,常用的方法有:利用垃圾末端處理廠的稱重系統對每天進入處理廠的垃圾收運車進行稱重,以獲取各個垃圾收運車運輸垃圾的重量信息;利用垃圾收運車的稱重系統對目標區域內的各個垃圾桶進行稱重,以獲取各個垃圾桶內部盛放垃圾的重量信息。但是這兩種方式只能得到一定區域內每天產生的垃圾量,并不能得到每戶每天的垃圾產生量,也就不能得到人均垃圾產生量的實測數據。
針對相關技術中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針對相關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提出智能生成垃圾監管系統,以克服現有相關技術所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智能生成垃圾監管系統,包括服務端,所述服務端通過通信模塊與終端連接,所述終端包括處理模塊、采集模塊、人機交互模塊、預警模塊、存儲模塊和生成模塊,所述處理模塊分別與所述通信模塊、所述人機交互模塊和所述存儲模塊雙向連接,所述采集模塊的輸出端與所述處理模塊的輸入端相連接,所述處理模塊的輸出端分別與所述預警模塊和所述生成模塊的輸入端相連接,且所述采集模塊包括環境采集單元、路徑采集單元、油耗采集單元、定位采集單元、RFID標簽采集單元和重量采集單元,所述通信模塊包括SIM通信單元和LoRa通信單元,其中;
所述服務端,用于接收并處理終端信息,且判斷是否向預警模塊發出預警指令;
所述處理模塊,用于終端內信息處理;
所述采集模塊,用于信息采集;
所述通信模塊,用于信息傳輸;
所述人機交互模塊,用于信息查看和復位;
所述預警模塊,用于接收預警指令,且發送預警信息;
所述存儲模塊,用于信息存儲;
所述生成模塊,用于生成文本信息;
所述環境采集單元,用于車輛周邊環境信息采集;
所述路徑采集單元,用于車輛行駛路徑信息采集;
所述油耗采集單元,用于車輛油耗信息采集;
所述定位采集單元,用于車輛實時定位信息采集;
所述RFID標簽采集單元,用于PFID標簽信息采集;
所述重量采集單元,用于垃圾重量信息采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國禎環衛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國禎環衛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18182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