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透氣性的竹原纖維墊及其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164159.1 | 申請日: | 2018-10-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827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勿南;鄭寶雯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竹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H1/4382 | 分類號: | D04H1/4382;D04H1/46;D04H1/425;A47C27/12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漢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96 | 代理人: | 鄒濤 |
| 地址: | 528325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竹原纖維 高透氣性 膨松纖維 重量份數 混和物 針刺 送入 制作 輸送帶 鋼網輸送帶 負壓風機 混和均勻 透氣性好 定型布 輔網機 混料機 開松機 預針刺 主針刺 稱取 刺滾 開松 料箱 鋪網 收卷 吸附 針簾 半成品 梳理 | ||
一種高透氣性的竹原纖維墊及其制作方法,高透氣性的竹原纖維墊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竹原纖維70~90,麻5~20,膨松纖維3~8。或者,所述竹原纖維75~88,麻8~16,膨松纖維4~7。高透氣性的竹原纖維墊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首先按重量份數稱取各原料,然后將各原料送入混料機混和均勻后獲得混和物;步驟二,將混和物依次送入料箱、經過針簾輸送帶送到開松機進行開松,然后再經過刺滾梳理、鋼網輸送帶輸送、負壓風機吸附、輔網機鋪網、加定型布、針刺,最后收卷得到半成品。所述針刺包括前后二個階段:預針刺階段和主針刺階段。本發明得到的產品具有透氣性好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透氣性的竹原纖維墊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天然棕纖維擁有很強的抗壓性能及彈性,長期以來棕纖維作為原料制成的棕墊作為優良的填充材料被大量的運用于床墊和沙發等家具用品中,而現有技術中的棕墊的生產制作過程中,大多數仍使用化學粘合劑對天然棕纖維進行定型粘合加固,這種工藝決定了所得到的棕墊含有較多的甲醛,由于甲醛的釋放期較長,經長期使用后會對人體造成極大的傷害,且化學粘膠劑受潮后容易霉變長蟲,用于家居上使用并不環保,另外,化學粘膠劑老化后容易失去粘結力,使材料松散易折斷,從而影響棕墊的整體性能與使用壽命。
中國專利文獻號CN 105996872 A于2016年10月12日公開了一種植物膠粘劑制備山棕墊的方法,首先將棕絲進行烘干,將烘干的棕絲進行噴膠粘劑,噴膠量為棕絲質量的10-20%,加熱烘干,壓制定型制成山棕墊,再將定型好的山棕墊的表面進行噴膠處理,噴膠量為棕絲質量的5-10%,再將噴膠后的山棕墊根據需要的厚度進行重疊熱壓定型,并將其切割后進行包裝,即得到成品;其中膠粘劑為天然植物性膠粘劑。但是,這種山棕墊的透氣性比較差,有待改進。并且,山棕的生長周期長,資源較為短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透氣性好的高透氣性的竹原纖維墊及其制作方法,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
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高透氣性的竹原纖維墊,其特征是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竹原纖維70~90,麻5~20,膨松纖維3~8。
進一步,所述竹原纖維75~88,麻8~16,膨松纖維4~7。
進一步,所述竹原纖維80~85,麻10~15,膨松纖維5~7。
進一步,所述竹原纖維74~86,麻7~14,膨松纖維4~6。
進一步,所述竹原纖維的長度大于2.5cm,竹原纖維的細度為50公支~100公支。
進一步,所述的竹原纖維墊包括由竹原纖維、麻和膨松纖維組成的混和物以及夾設在混和物中間的定型布、貼附在混和物表面的保護套。
進一步,所述的高透氣性的竹原纖維墊,還包括外保護套,該外保護套包裹在混和物及定型布的外面。
一種高透氣性的竹原纖維墊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首先按重量份數稱取各原料,然后將各原料送入混料機混和均勻后獲得混和物;
步驟二,將混和物依次送入料箱、經過針簾輸送帶送到開松機進行開松,然后再經過刺滾梳理、鋼網輸送帶輸送、負壓風機吸附、輔網機鋪網、加定型布、針刺,最后收卷得到半成品。
進一步,所述針刺包括前后二個階段:預針刺階段和主針刺階段,其中,預針刺階段的針板為2200~2500根/m2,主針刺階段的針板為2800~3000根/m2。
進一步,所述的高透氣性的竹原纖維墊的制作方法,還包括步驟三,將半成品按規定要求進行裁剪并在其上包裹外保護套,最后得到成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竹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竹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16415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