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模式ELISA酶免顯色劑及其制備與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159246.8 | 申請日: | 2018-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0677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4 |
| 發明(設計)人: | 唐本忠;沈建磊;秦安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543 | 分類號: | G01N33/543;G01N33/535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陳智英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模 elisa 顯色 及其 制備 應用 | ||
本發明屬于免疫學的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雙模式ELISA酶免顯色劑及其制備與應用。所述顯色劑包括具有酶催化響應的聚集誘導發光材料;該聚集誘導發光材料為式I、II、III中一種以上。所述顯色劑還包括雙氧水和PBS溶液。本發明的顯色劑在ELISA酶免診斷試劑盒中的應用。本發明的酶免顯色劑具有更快的酶響應速度和靈敏度、更好的光穩定性;利用雙氧水和PBS溶液以及上述聚集誘導發光材料,在與酶反應后,通過加入水或硫酸終止反應,一次測試中產生雙重模式信號(吸收信號和熒光信號),實現免疫檢測靈敏度與線性檢測區間的雙提升,如前列腺特異抗原的檢測靈敏度達到1.6pg/mL,線性檢測區間覆蓋7個數量級。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免疫學及免疫檢測學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模式ELISA酶免顯色劑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本發明使用一種酶響應的雙模式ELISA顯色劑實現免疫檢測靈敏度與線性檢測區間的雙提升。
背景技術
高效的將生物識別過程中的信號轉換為可分析處理光物理信號是現代分析檢測領域的研究主要內容。通過信號轉換,一些與疾病相關的生物標志物的蹤跡將會得到顯示。這些生物標志物的信息不僅可以用于鑒定疾病的種類,評估治療手段的效率,還可以檢測腫瘤的發展階段。在現今的實驗室及臨床檢驗中,酶聯免疫分析(ELISA)是應用最為廣泛的生物識別信號轉換工具。ELISA具有操作簡單、適用性廣等優點。相比于其它工具,如聚合酶鏈式反應(PCR)、電化學、表面增強拉曼、表面等離子體共振、石英晶體微平臺及表面等離子體學等,ELISA轉換生成的吸收或熒光信號更加易于數據采集及處理。盡管如此,傳統的ELISA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如:(1)傳統ELISA的檢測靈敏度通常要高于10-12M。而對于一些疾病相關的腫瘤標志物而言,這個檢測靈敏度并不足夠。尤其是在疾病早期階段,如在艾滋病感染早期血液中的p24抗原的濃度通常會低于10-14M。(2)傳統ELISA線性檢測區間通常只有4-5個數量級。然而,很多病人由于體質或感染階段的不同,血液中病原體的含量可能會有很大的波動。因此,發展一種新的技術同時提高ELISA檢測過程檢測靈敏度及線性檢測區間具有重要的意義。
為了提高ELISA的檢測靈敏度,各種信號放大技術被整合進傳統ELISA中。如PCR、DNA編碼技術、納米晶體的信號放大、微流控、微陣列技術等。通過這些信號方法技術,雖然極大的提高的檢測靈敏度,但是同時也增加了實驗操作步驟,犧牲了傳統ELISA的簡便性。現有的ELISA并不同時具有高的檢測靈敏度和線性檢測區間。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發展一種提高檢測靈敏度及線性檢測區間的ELISA是非常有意義的,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同時提高檢測靈敏度與檢測線性區間的雙模式ELISA酶免顯色劑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雙模式ELISA酶免顯色劑的應用。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雙模式ELISA酶免顯色劑,包括具有酶催化響應的聚集誘導發光材料;
所述具有酶催化響應的聚集誘導發光材料為式I、II、III中一種以上:
其中R1,R2,R3各自獨立地為羥基或氨基基團,優選為氨基。
所述具有酶催化響應的聚集誘導發光材料優選為式Ⅳ化合物:
式Ⅳ結構命名為TPE-(NH2)4。
所述雙模式ELISA酶免顯色劑,還包括雙氧水和PBS溶液;
所述PBS溶液的pH為5~8,濃度為0.05M-0.2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15924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