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適用于電商平臺的商品防偽溯源方法和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157081.0 | 申請日: | 2018-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850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9 |
| 發明(設計)人: | 徐頌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頌 |
| 主分類號: | G06Q30/00 | 分類號: | G06Q30/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盧澤明 |
| 地址: | 528400 廣東省中***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假冒偽造商品 溯源 商品防偽 上架 唯一識別碼 商品包裝 編碼系統 標準物品 購買商品 交易流程 交易驗證 流通環節 商品信息 正品 供應鏈 防偽 流通 環節 兼容 驗證 發布 保證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適用于電商平臺的商品防偽溯源方法和系統,該方法是通過在商品包裝上設置商品唯一識別碼,同時在商品信息發布流程中設置掃碼上架驗證環節和在交易流程中設置掃碼交易驗證環節。這樣,即可實現掃碼上架、掃碼賣出,有效杜絕假冒偽造商品進入電商平臺流通,既保證電商平臺買家購買商品為正品,又可大大提高電商平臺商譽,而且可全面兼容到現有標準物品編碼系統,有效杜絕假冒偽造商品進入供應鏈的各個流通環節,進一步降低假冒偽造商品進入電商平臺流通的可能性,達到防偽溯源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網絡電商平臺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適用于電商平臺的商品防偽溯源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網購,已成了時下最流行的購物方式,其以快捷、便利、價格優惠等優點逐漸取代實體店購物模式。但是,近年來各大網絡電商平臺都存在一直想解決但無法解決的缺陷問題---假冒偽造商品的流通和侵犯知識產權問題,因此各大網絡電商平臺常常收到投訴和被起訴;為此,有的網絡電商平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組建專門部門處理投訴和被起訴等問題,但依然無法杜絕、制止假冒偽造商品的流通,即存在侵犯知識產權情況。
另外,物品編碼是數字化的“物”信息,是現代化、信息化的基石。近年來不斷出現的供應鏈創新、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智慧地球等新概念、新技術、新應用,究其根本,仍是以物品編碼為前提。物品編碼系統的數據載體主要是條形碼,而射頻標簽作為新技術也在探索中。標準物品編碼系統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是GS1系統編碼(當然,還有庫德巴碼等其他碼制系統),當前在國內和國際市場流通的商品或貨物通用條形碼大多用的是GS1系統編碼。
供應鏈標準化、信息化、智慧化創新是供給側改革的一個重點領域,但傳統的供應鏈信息化技術所依托的通用條形碼機器識讀存在兩個缺陷:其一是通用條形碼本身只能反映商品的種類屬性,并不能反映單件商品的個體屬性,因此在數據標準化快速采集上存在缺陷;其二是無法防止假冒偽劣產品的流通。
現有的“一物一碼”防偽溯源技術措施大多以“防偽碼”為防偽特征,這種技術的缺點在于一旦防偽特征在商品流通過程中被復制,就起不到防偽溯源的作用。當然,用覆蓋涂層或將防偽特征隱藏在包裝中能避免這一缺陷,但又帶來了查詢不便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這些防偽溯源技術措施都是孤立的,無法與具有商品貨物個體屬性的供應鏈數據標準化快速采集聯系在一起。
本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實現掃碼上架、掃碼賣出,有效杜絕假冒偽造商品進入電商平臺流通,保證電商平臺擬銷售商品的正品和電商平臺的商譽,而且可全面兼容到現有標準物品編碼系統,有效杜絕假冒偽造商品進入供應鏈的各個流通環節,進一步降低假冒偽造商品進入電商平臺流通的可能性,達到防偽溯源目的的適用于電商平臺的商品防偽溯源方法和系統。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適用于電商平臺的商品防偽溯源方法,包括:
在商品包裝上設置商品唯一識別碼,實現一物一碼,信息存儲系統中存儲有商品唯一識別碼;
在商品信息發布流程中設置上架驗證環節:電商平臺賣家客戶端對擬銷售商品上的商品唯一識別碼進行掃描識別、上傳至電商平臺服務端進行驗證,驗證通過后進入商品信息發布流程的下一環節;
在交易流程中設置交易驗證環節:賣家客戶端掃描識別擬銷售商品的商品唯一識別碼、并上傳至電商平臺服務端進行驗證,驗證通過后進入交易流程的下一環節。
進一步地,所述上架驗證環節具體為:首先電商平臺賣家客戶端對擬銷售商品上的商品唯一識別碼進行掃描識別,并上傳至電商平臺服務端;接著電商平臺服務端依據信息存儲系統中存儲的商品唯一識別碼對賣家客戶端上傳的商品唯一識別碼進行一致性驗證;最后在驗證通過后進入商品信息發布流程的下一環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頌,未經徐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15708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智能客戶回訪方法、裝置及設備
- 下一篇:基于物聯網的汽車養護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