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輪胎用帶束層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裝置有效
申請號: | 201811156914.1 | 申請日: | 2018-09-30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6871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2 |
發明(設計)人: | 板倉淳二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 |
主分類號: | B29D30/38 | 分類號: | B29D30/38;B29D30/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思誠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龔敏;王剛 |
地址: | 日本國兵庫縣伊***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輪胎 用帶束層 制造 方法 以及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輪胎用帶束層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裝置。提供將原織物僅切斷一次就能形成的新的輪胎用帶束層的制造方法。該方法包括:通過在原織物用臺(10)與帶束層用臺(14)之間將原織物相對于長度方向傾斜地切斷從而切出輪胎一周量的片狀帶束層的工序;使對所切出的片狀帶束層進行載置的帶束層用臺(14)向片狀帶束層的卷繞位置進行移動的工序;在卷繞位置處將片狀帶束層卷繞于卷繞筒(50)的工序;以及在與成型鼓(64)對置的地點將片狀帶束層從卷繞筒(50)拉出并卷繞于成型鼓(64)而成為圓筒狀帶束層的工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輪胎用帶束層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裝置。
本申請以日本專利申請2017-254639(申請日:2017年12月28日) 為基礎,享有來自日本專利申請2017-254639的優先權。本申請包含日本 專利申請2017-254639的全部內容。
背景技術
充氣輪胎的帶束層(belt)是用橡膠將相對于輪胎周向傾斜延伸的多 個簾線(cord)進行包覆而成的。該帶束層是通過由橡膠包覆多個簾線的 稱為原織物(原反)的長條構件制造的。原織物中的簾線的延伸方向與原 織物的長度方向一致。
在現有的帶束層的制造方法中,例如如專利文獻1所記載,首先,將 原織物相對于其長度方向(即簾線的延伸方向)傾斜地進行切斷來制造切 斷片材,接下來將切斷片材的側邊彼此接合來制造長條的中間片材,最后, 將中間片材切斷為給定長度而制造出輪胎一周量的片狀帶束層。通常,在 該制造方法的中途,中間片材卷繞于稱為線軸等的圓筒狀的卷繞筒,要么 被輸送到位于別處的后續工序,要么被臨時保管。另外,中間片材的切斷 是在剛要將片狀帶束層粘貼于成型鼓之前在成型鼓前進行的。
然而,近年來,如專利文獻2所記載,發明了將原織物僅切斷一次就 能形成、且多個切斷片材之間不具有接合部的片狀帶束層。但這樣的帶束 層的制造方法還未建立。
專利文獻1:JP特開2001-232695號公報
專利文獻2:JP特開2017-30172號公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課題在于,提供將原織物僅切斷一次就能形成的新的輪胎用 帶束層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裝置。
本發明的輪胎用帶束層的制造方法是由原織物來制造片狀帶束層并 將所述片狀帶束層卷繞于成型鼓而成為圓筒狀帶束層的制造方法,所述原 織物是用橡膠來包覆平行排列的多個帶束層簾線并使所述帶束層簾線的 延長方向成為長度方向而形成的,所述輪胎用帶束層的制造方法包括:將 所述原織物配置于原織物用臺上的工序;將所述原織物朝與所述原織物的 所述長度方向相同的方向從所述原織物用臺向與所述原織物用臺相鄰的帶束層用臺進行進給的工序;通過在所述原織物用臺與所述帶束層用臺之 間將所述原織物相對于所述長度方向傾斜地切斷,從而將所述原織物中的 配置于所述帶束層用臺上的部分作為輪胎一周量的所述片狀帶束層進行 切出的工序;在保持載置有所切出的輪胎一周量的所述片狀帶束層的狀態 下使所述帶束層用臺向所述片狀帶束層的卷繞位置進行移動的工序;在所 述卷繞位置處將輪胎一周量的所述片狀帶束層卷繞于一個卷繞筒的工序;使卷繞于所述卷繞筒的所述片狀帶束層向與所述成型鼓對置的地點進行 移動的工序;以及在與所述成型鼓對置的地點將所述片狀帶束層從所述卷 繞筒拉出,并使所拉出的所述片狀帶束層卷繞于所述成型鼓一周而成為所 述圓筒狀帶束層的工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東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15691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