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防治抑制土壤病蟲害的土壤改良有機質肥料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153005.2 | 申請日: | 2018-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058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05 |
| 發明(設計)人: | 朱小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小飛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C05G3/02;C05G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萬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40 | 代理人: | 萬學堂 |
| 地址: | 1001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土壤病蟲害 土壤改良 有機質肥料 油渣 防治 化學添加劑 花生油渣 雙重功效 苦參 青蒿 茶油渣 川楝子 豆油渣 棉花子 鈣土 青藤 硒土 魚雷 大蒜 辣椒 肥料 | ||
一種防治抑制土壤病蟲害的土壤改良有機質肥料,按重量組分計,包含有:豆油渣20~80份、花生油渣20~80份、茶油渣20~80份、菜子油渣20~80份、棉花子油渣20~70份、苦參30~60份、川楝子20~60份、青藤10~40份、艾蒿20~50份、青蒿20~50份、辣椒20~60份、硒土5~30份、鈣土5~30份、魚雷藤10~50份、大蒜10~40份。本發明的防治抑制土壤病蟲害的土壤改良有機質肥料不使用任何化學添加劑,具有肥料和防治抑制土壤病蟲害的雙重功效。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肥料技術領域,以及土壤病蟲害防治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防治抑制土壤病蟲害的土壤改良有機質肥料。
背景技術
目前,農作物的肥料和病蟲害防治的發明產品都是功能單一,農作物的肥料一般不具有病蟲害防治的功能,而防治病蟲害的產品也沒有肥料的功能。
中國發明專利申請201610228735(公開號CN105777439,公開日期2017.07.20)公開了一種土壤改良活化有機質肥,該有機質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沼渣和油渣的混合物10-15份、生化黃腐酸鉀10-15份、牡蠣粉9-11份、海藻粉10-13份、玉米棒發酵物13-16份、動物糞便5-10份、草木灰5-8份、尿素7-10份、海藻酸鈉8-10份、硫酸鉀3-5份、磷酸二氫胺3-5份、磷酸鉀3-5份、硅酸鈉3-5份、氯化鈣3-5份、硝酸鉀3-5份、微量元素1-2份、枯草芽孢桿菌3-5份。該有機質肥采用了化工材料綜合土壤的酸堿性,如果使用不當可能造成新的土壤酸堿不平衡問題。
雖然一般人知道油渣經發酵后是很好的肥料,但是不同植物種類的油渣的并不適用所有的植物,不同植物種類油渣肥的酸堿性不同,比如花生油渣呈酸性,菜籽油渣呈堿性,如果對土壤和種植作物的酸堿性不清,很容易造成施肥適當,不能發揮有機肥的肥效。另外,有機肥都不具有殺滅病蟲卵和抗霉病的功能,并且由于有機肥的微生物環境較好,還比較容易產生病蟲害。
中國發明專利201610242061.8(公布號105924308A,公布時間2016.09.07)公開了一種專用于郴州高山區生姜種植的土壤驅蟲劑,該驅蟲劑用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腐植酸100、活性硅粉60-65、茶枯餅25-30、桐枯餅25-32、烤煙桿8-12、紅辣蓼2-4、黃藤根2-4、號筒桿2-4、青蒿1-2、艾蒿1-2、黃荊2-4、硫酸鋅4-6、硼砂1-1.5。本發明的土壤驅蟲劑只有適用于單一的農作物生姜的驅蟲。農作物的種植和生長過程中,還需要肥料促進植物的生長,這種土壤驅蟲劑還包含有化學物質,不適合在各種土壤中使用,如果使用不當,還有可能產生新的土壤酸堿不平衡問題。在實際中需要配合其他肥料使用,使用操作復雜。并且這種殺蟲劑只適合于生姜種植的土壤,在使用時,需要同其他肥料配合使用,使用不方便。
為了殺滅土壤中的蟲卵和害蟲,時常有報道有種植戶在土壤種使用劇毒農藥,造成土壤農藥污染和農作物農藥超標,危害消費者身體健康。
市場上特別需要一種適合于各種土壤、植物同時具有肥力和殺蟲效果的有機肥。
中草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其神奇之處在于通過植物的相生相克的特性,可以組合出人意料的組合物。在眾多的中草藥中尋找到恰當的配伍需要經過創造性的勞動。
川楝子,中藥名。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實。冬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干燥。
青藤,又名:大葉青藤、土木通、土藤、大青木香、巖見愁、排風藤。生于山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小飛,未經朱小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15300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