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WQAR數據分流的負載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152066.7 | 申請日: | 2018-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620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7 |
| 發明(設計)人: | 俞力玲;鐘民主;齊可欣;孫華波;李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博洋 |
| 地址: | 1000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譯碼 集群 數據分流 預設 分流 負載上限 服務端 備份 負載均衡系統 負載系統 工作負載 可擴展性 滿載狀態 數據文件 譯碼處理 譯碼軟件 暫停發送 接收機 可用性 限時 崩潰 均衡 開放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WQAR數據分流的負載均衡系統及方法,根據WQAR數據的分流請求,通過備份分流服務端均衡譯碼集群中每臺譯碼機的工作負載,當譯碼集群內所有譯碼機都達到負載上限時,暫停發送WQAR數據文件,直至某臺譯碼機負載小于設定的負載上限,將負載小于設定的負載上限的譯碼機地址發送給有分流請求的接收機,降低了譯碼機中譯碼軟件由于存在大量待譯文件而導致崩潰的幾率;當譯碼集群處于滿載狀態的持續時間大于或等于預設時間時,備份分流服務端開放預設數量的譯碼機,將WQAR數據分流至新開放的預設數量的譯碼機,并進行譯碼處理,提高譯碼集群的可用性和可擴展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據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WQAR數據分流的負載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飛行品控監測是國際上公認的保證飛行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經得到世界民航業的普遍認可,因此對QAR(Quick access recorder)數據的監控與分析是保證飛機的安全運行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基于無線網WQAR(Wireless Quick Access Recorder無線快速存取記錄器)數據由各個運輸航空公司進行采集,之后通過直接、間接兩種方式傳至民航飛行品質監控基站進行接收、譯碼、監控及分析,由于各個運輸航空公司每天產生的WQAR數據量很大,如果不能對大量的WQAR數據進行恰當的分流和負載均衡處理,很容易導致譯碼機軟件崩潰。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WQAR數據分流的負載系統及方法,克服了由于處理數據量大譯碼軟件易崩潰的不足,提高譯碼集群的可用性和擴展性。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WQAR數據分流的負載均衡系統,包括:WQAR數據接收機組、備份分流服務端及譯碼集群,其中,所述WQAR數據接收機組接收WQAR數據,根據所述WQAR數據生成分流請求并發送;所述備份分流服務端接收所述分流請求,根據所述譯碼集群的負載狀態分配分流地址,發送所述分流地址;所述WQAR數據接收機組接收所述分流地址,根據所述分流地址發送所述WQAR數據;所述譯碼集群接收所述WQAR數據接收機組分流發送的WQAR數據,對分流的WQAR數據進行譯碼處理。
優選地,所述WQAR數據接收機組包括多個接收機,各所述接收機上分別安裝有第一客戶端,所述第一客戶端監控所述WQAR數據的接收目錄,當監測到新接收的WQAR數據時,發送所述分流請求。
優選地,所述譯碼集群包括多個譯碼機,各所述譯碼機上分別安裝有第二客戶端,所述第二客戶端監控所述WQAR數據的待譯目錄,當監測到所述待譯目錄的文件數量變化時,將所述譯碼機當前的待譯文件數量發送至所述備份分流服務端。
優選地,所述備份分流服務端中存儲有各所述譯碼機的負載上限,所述備份分流服務端接收所述分流請求,根據多個所述第二客戶端發送的各譯碼機當前的待譯文件數量及所述負載上限,判斷所述譯碼集群是否滿載;當所述譯碼集群不滿載時,將所述譯碼集群中負載最小的譯碼機的地址信息發送給有分流請求的接收機。
優選地,當所述譯碼集群滿載時,所述備份分流服務端暫停分流,直至有譯碼機負載小于設定的負載上限時,將所述負載小于設定的負載上限的譯碼機地址發送給有分流請求的接收機。
優選地,所述備份分流服務端判斷所述譯碼集群處于滿載狀態的持續時間是否大于或等于預設時間;若所述譯碼集群處于滿載狀態的持續時間大于或等于所述預設時間,所述備份分流服務端開放預設數量的譯碼機,將所述WQAR數據分流至新開放的所述預設數量的譯碼機,并進行譯碼處理。
優選地,所述譯碼機接收到分流的WQAR數據后進行譯碼,并將譯碼后的WQAR數據按預設時間段的備份。
優選地,所述的WQAR數據分流的負載均衡系統,還包括:備份儲存器,用于將WQAR數據接收機組分流發送的WQAR數據進行備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15206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