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致密化金屬納米負離子熱源導體的生產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149042.6 | 申請日: | 2018-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7017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文強;張曉旦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新三三仁智科技江蘇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13/00 | 分類號: | H01B13/00;H01B13/14;H01B13/24;C22C9/01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才標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23 | 代理人: | 田波 |
| 地址: | 214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致密 金屬 納米 負離子 熱源 導體 生產工藝 | ||
1.智能致密化金屬納米負離子熱源導體的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步驟一,原料選取;步驟二,去除雜質;步驟三,原料稱量;步驟四,混料攪拌;步驟五,加熱熔融;步驟六,拉絲成型;步驟七,外層包裹;步驟八,質檢保存;其特征在于:
其中在上述的步驟一中,選取鋁、銅、鎳、鎢、鐵、硅、錳、鉀、鈷和合成催化劑為原料,在選取原料的過程中,將鋁、銅、鎳、鎢、鐵、硅、錳、鉀、鈷和合成催化劑單獨密封放置,避免原料中化學性質較活潑的金屬與空氣發生反應;
其中在上述的步驟二中,原料選取完成后,對原料進行清潔,將原料中的雜質去除,確定原材料的純度,按照鋁27%~30%、銅60%~63%、鎳1%~2%、鎢0.3%~0.5%、鐵1%~3%、硅2%~4%、錳1%~3%、鉀1%~5%、鈷0.05%~0.08%和合成催化劑4%~5.2%的比例配制完成后,單獨密封存放;
其中在上述的步驟三中,使用電子秤按照比例,將每一種原材料的重量稱出,稱量完成后,將硅投放進球磨機中進行研磨,使得硅被研磨成顆粒狀,從而制得硅顆粒;
其中在上述的步驟四中,將步驟三中稱量后的原料以及研磨后的硅顆粒投放至冶煉爐內,使用攪拌機對原料進行攪拌,從而使得各原料在冶煉爐內混合均勻;
其中在上述的步驟五中,對冶煉爐進行加熱,加熱到合適的溫度后,能夠使得冶煉爐內的原料呈熔融態,并繼續對冶煉爐進行熱對流攪拌,從而制得合金液;
其中在上述的步驟六中,將步驟五中制得的合金液轉移進模具中,冷卻成合金桿,并將合金桿轉移到金屬拉絲機中,根據使用的需求以及生產要求,進行一次拉絲成型,制成規格絲,并通過超聲波清洗機,對成型后的致密化金屬線進行清潔;
其中在上述的步驟七中,將步驟六中制得的致密化金屬線進行包裹外皮,在致密化金屬線的外層覆蓋一層包裹層和絕緣耐溫層,運用納米催化膠合體把致密化金屬線和包裹層進行高溫壓合,壓合完成后制得智能致密化金屬納米負離子熱源導體;
其中在上述的步驟八中,將步驟七中制得的智能致密化金屬納米負離子熱源導體進行質檢,檢測包裹層是否有破損以及致密化金屬線是否存在裸露的情況,質檢合格后將成品進行包裝保存。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致密化金屬納米負離子熱源導體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合成催化劑為銀和鉻中的一種或二者的混合物。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致密化金屬納米負離子熱源導體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中,硅的顆粒狀大小為100-120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致密化金屬納米負離子熱源導體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四中,攪拌機的轉速為300-500r/min。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致密化金屬納米負離子熱源導體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五中,冶煉爐的加熱溫度為1550-160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致密化金屬納米負離子熱源導體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七中,包裹層的主要成分為納米陶瓷粉、納米負離子粉和高溫膠體混合而成。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致密化金屬納米負離子熱源導體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七中,高溫壓合的溫度為600-1200℃;高溫壓合的壓力為8-12pa。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致密化金屬納米負離子熱源導體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鋁、銅、鎳、鎢、鐵、硅、錳、鉀、鈷和合成催化劑的組分配比分別取:鋁28%、銅60%、鎳1.15%、鎢0.5%、鐵1.4%、硅2.2%、錳1.3%、鉀1.1%、鈷0.05%和合成催化劑4.3%。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致密化金屬納米負離子熱源導體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鋁、銅、鎳、鎢、鐵、硅、錳、鉀、鈷和合成催化劑的組分配比分別取:鋁28.3%、銅60%、鎳1.2%、鎢0.3%、鐵1.25%、硅2%、錳1.5%、鉀1.3%、鈷0.07%和合成催化劑4.08%。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致密化金屬納米負離子熱源導體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鋁、銅、鎳、鎢、鐵、硅、錳、鉀、鈷和合成催化劑的組分配比分別取:鋁27%、銅60.2%、鎳1.42%、鎢0.4%、鐵1.44%、硅2.5%、錳1.58%、鉀1.4%、鈷0.06%和合成催化劑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新三三仁智科技江蘇有限公司,未經中新三三仁智科技江蘇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14904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