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呼吸機管路用雙向密封式集水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141975.0 | 申請日: | 2018-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698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1 |
| 發明(設計)人: | 羅林莉;李紅;徐逸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智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M16/08 | 分類號: | A61M16/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趙榮之 |
| 地址: | 401121 重慶市***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集水杯 呼吸機管路 雙向密封式 集水裝置 冷凝水 醫護 醫療器械領域 可拆裝配合 傳統使用 過程安全 交叉感染 密封機構 頻率降低 上下兩層 大容量 集液袋 集液瓶 小容量 杯體 拆卸 分隔 病菌 工作量 密封 替換 應用 保證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呼吸機管路用雙向密封式集水裝置,應用在醫療器械領域,包括可拆裝配合的Y型管組件和集水杯組件。本發明通過采用大容量的集液袋或集液瓶,替換傳統使用的小容量集水杯,將醫護人員更換集水杯組件的頻率降低為現在的1/20~1/10,大幅降低更換頻次,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同時通過可將杯體分隔為上下兩層相對隔絕的空間的密封機構,實現在拆卸掉集水杯組件之前,就將冷凝水完全密封,保證更換集水杯組件的過程安全無污染,避免冷凝水/病菌在更換過程中四溢交叉感染患者和醫護人員。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呼吸機管路用雙向密封式集水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代臨床醫學中,呼吸機作為一項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氣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種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術期間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療和急救復蘇中,在現代醫學領域內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呼吸機是一種能夠起到預防和治療呼吸衰竭,減少并發癥,挽救及延長病人生命至關重要的醫療設備。
呼吸機具有替代鼻腔、口腔對吸入氣體進行濕化升溫的濕化器,經加熱濕化后的氣體經呼吸管路送至病人,呼吸管路通常較長,且呼吸管路上通常不具有保溫加熱裝置,因此經加熱濕化后的氣體在經過呼吸管路時會產生冷凝水。由于冷凝水是患者呼吸道濕熱氣體凝集而成,可能含有細菌等致病物,尤其是在高度傳染性呼吸系統疾病(如SARS等)加溫濕化過程中產生的冷凝水,屬于高度危險醫療廢物。因此中華預防醫學會醫院感染控制分會2008年制定的中國重癥監護病房(ICU)醫院感染管理指南明確提出“螺旋管冷凝水需及時清除,不可直接傾倒在室內地面,不可將冷凝水流向病人氣道”。
呼吸機管路上除基本的氣管道外,還包括Y型管組件和集水杯組件。Y型管組件的兩氣流通道接入氣管道,一冷凝通道與集水杯組件接通。集水杯組件主要用于承接患者呼吸時濕熱氣體液化而成的水,因其容量通常設計得較小,因此需要醫護人員在集水杯組件集滿之前取下集水杯組件,傾倒掉里面的水,繼續接回Y型管組件使用,或是更換新的集水杯組件接入Y型管組件使用,更換的頻率通常為2-3小時/次,如上更換頻率給醫護人員造成十分繁重的工作負擔,需付出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且醫護人員護理工作通常十分繁忙,在白班的忙碌或值守夜班時,難免會出現一些疏忽,不能及時更換集水杯組件。
并且,以上更換的過程中,在拆下集水杯組件后,Y型管組件和集水杯組件連接處均處于敞口狀態。現有技術中,有對Y型管組件采用相應的自密封措施,如重力自密封結構,使在取下集水杯組件時,Y型管組件下端自封閉,避免外部環境中的細菌由Y型管組件進入氣管道,被患者吸入造成患者感染病情加重;也避免了患者呼出的氣體中含有的病菌(如ICU內的病人通常病情嚴重,其呼出的氣體中也包含有大量病菌)感染更換水杯的醫護人員。但是,現有技術中并沒有有效防止更換集水杯組件后,能一并將集水杯組件杯口也密封的措施。集水杯組件若不密封,其內的冷凝水同樣是攜帶了大量的病菌,冷凝水的潑灑或揮發則會造成醫務人員暴露在高危病菌的工作環境下,使醫護人員和患者之間存在極大的交叉感染的風險。
因此,設計出一種能夠降低更換頻次,減輕醫護人員工作量,同時在拆卸更換集水杯組件時,Y型管組件和集水杯組件同時封閉,在更換上全新的集水杯組件時,Y型管組件和集水杯組件能同時接通的集水裝置迫在眉睫。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呼吸機管路用雙向密封式集水裝置,能夠大幅降低更換頻次,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同時,在拆卸更換集水杯組件時,Y型管組件和集水杯組件同時封閉,在更換上全新的集水杯組件時,Y型管組件和集水杯組件能同時接通的集水裝置,以實現更換集水杯組件的過程安全無污染,避免冷凝水/病菌在更換過程中四溢交叉感染患者和醫護人員。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智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重慶智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14197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