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浮標回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136148.2 | 申請日: | 2018-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6849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1 |
| 發明(設計)人: | 鐘玉湘;王松;肖治琥;林鐺;徐文華;岳智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 |
| 主分類號: | B66C13/02 | 分類號: | B66C13/02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徐員蘭;胡建平 |
| 地址: | 430064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浮標 回收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浮標回收裝置,布置在船舶舷側外板或甲板上,距浮標一定距離外;夾持臂設置為可旋轉地由船體內側向舷側外部旋轉下降并水平伸出移動以將浮標納入L形臂彎中;托架為U形板式叉,板式叉的頭端為喇叭口形狀的叉口端部,托架與所述夾持臂相鄰設置,托架設置為翻轉至舷側外部而將叉口端部對準所述浮標以方便浮標進入叉口;當完成捕捉回收作業后,夾持臂縮回舷側外板的凹箱內或翻轉至露天甲板上固定存放,托架沿豎向舷側軌道升至甲板面并整體翻轉回收至露天甲板上靠舷側固定存放;船體舷側外板還設置避免導軌與浮標或碼頭碰撞的護舷。改變了傳統的浮標回收作業方式,極大提高操作人員作業安全性,降低操作難度,并提高作業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船舶附件輔助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浮標回收裝置,可實現船舶浮標的捕捉、拉回和升降操作。
背景技術
目前,浮標回收作業機械自動化程度不高,作業方式落后。在浮標回收作業時,人員通常需要在無護欄的露天甲板舷側,用繩套住浮標或用長鉤鉤住浮標,對于大型浮標,有時甚至需要人員直接跳上浮標或通過小艇靠近登標,再將吊鉤系固到浮標上,最后用吊機將浮標吊運上船。這些作業方式海況高時存在人員操作難度大,作業時間長、危險系數高等問題。
因此,實現海上浮標的機械化捕捉和回收,對高海況下保障操作人員和設備安全,降低操作難度,提高回收作業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保障高海況下操作人員安全,降低操作難度,保障設備安全和提高回收作業效率,提供一種浮標回收裝置,對浮標的捕捉、拉回和升降操作實現機械化作業。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浮標回收裝置,布置在船舶舷側外板或甲板上,距浮標一定距離外;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個可回轉伸縮的L形夾持臂、舷側的豎向軌道、以及一個沿豎向舷側軌道升降的托架;夾持臂設置為可旋轉地由船體內側向舷側外部旋轉下降并水平伸出移動以將浮標納入L形臂彎中;托架為U形板式叉,板式叉的頭端為喇叭口形狀的叉口端部,托架與所述夾持臂相鄰設置,托架設置為翻轉至舷側外部而將叉口端部對準所述浮標以方便浮標進入叉口;當完成捕捉回收作業后,夾持臂縮回舷側外板的凹箱內或翻轉至露天甲板上固定存放,托架沿豎向舷側軌道升至甲板面并整體翻轉回收至露天甲板上靠舷側固定存放;船體舷側外板還設置避免導軌與浮標或碼頭碰撞的護舷。
進一步的,托架板布設開流水孔。
進一步的,托架通過絞盤或絞車實現向外翻轉,并由提升絞車實現沿舷側上下移動。
進一步的,夾持臂通過夾持臂提升裝置實現向舷側外或水面側翻轉,夾持臂提升裝置通過安裝基座安裝于露天甲板;夾持臂提升裝置為液壓油缸或絞車或齒輪機構;若提升裝置采用絞車時,回收夾持臂至甲板面,需在安裝基座上設置止擋塊支撐固定夾持臂,并增加頂推裝置用于輔助倒放夾持臂。
進一步的,夾持臂為伸縮式夾持臂,其臂長根據浮標與船間距變化進行伸縮移動調整,由液壓驅動的執行機構實現夾持臂伸縮。
進一步的,夾持臂、托架、導軌需采用高強度鋼材制作,能承受浮標碰撞和風浪沖擊。
進一步的,夾持臂上設置柔性防碰夾持頭;托架叉口也設置柔性防碰部位。
進一步的,若夾持臂為需回收進船體舷側凹箱內的內藏式,則收回后需保證船體舷側外板光順無突出物;凹箱布置位置在水線上或水線下均可,具體主要取決于浮體浮筒上端面與船體舷側作業甲板的高度差,如果安裝位處于船體水線下面,夾持臂與凹箱連接處還應保證水密性。
進一步的,浮標回收裝置電氣部分主要由遠程操控器或遠程遙控面板、操控臺、綜合控制箱和電纜等組成;或者還配置水下攝像設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未經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13614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