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全自動醫用引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135024.2 | 申請日: | 2018-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3124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7 |
| 發明(設計)人: | 程憲永;巴瑩;馮更;王才豐 | 申請(專利權)人: | 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陽信縣中醫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1/00 | 分類號: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諾興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盧玲 |
| 地址: | 256603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全自動 醫用 引流 裝置 | ||
1.一種全自動醫用引流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支座組件,其由底座、由底座支撐而豎直延伸的立柱、由立柱支撐而位于底座上方并位于立柱前側的安置板構成;
計重式懸撐組件,其包括稱重桿、稱重傳感器及懸掛部;稱重桿的中上部由安置板限定而使稱重桿上下延伸且不可繞中心軸旋轉;稱重傳感器由安置板支撐且與稱重桿相連接;懸掛部與稱重桿的下部連接而用于為引流袋提供唯一支撐,懸掛部可沿稱重桿調節上下位置進而可調節引流袋的高度;當引流袋與懸掛部固定連接后,稱重傳感器可拾取引流袋中積液的重量變化狀態并輸出對應的重量信號;
引流調節組件,其包括凹座、中心輪、第一電機、軋管機構;凹座開設在安置板前側且呈柱腔狀,其底部設有一主軸座;中心輪后側固定有主軸,主軸與主軸座配合而使中心輪位于凹座內且僅可沿中心軸旋轉;凹座與中心輪兩者中心軸重合且兩者之間形成有可供引流管在內螺旋延伸的環形間隙,安置板上開設有分別與凹座側壁相通的引入孔與引出槽,引流管可經引入孔進入環形間隙中,引流管在環形間隙中以螺旋形式延伸大于一圈小于兩圈后可由引出槽引出,引入孔的橫截面呈圓形,引出槽的橫截面呈U形且引出槽前側槽口暴露于安置板的前側;第一電機由安置板支撐而用于驅動中心輪旋轉;軋管機構由軋輥、輥叉及電動進給機構構成,軋輥與中心輪兩者中心軸平行;電動進給機構安設在中心輪中隨中心輪進行旋轉,其為輥叉提供支撐并可調節軋輥與中心輪的中心距;當軋輥位于始端位置時軋輥收納于中心輪內,當軋輥位于終端位置時軋輥將與凹座側壁將環形間隙內的引流管擠壓至阻斷狀態;軋輥處于終端位置且持續正向公轉時,其將通過自轉始終軋著環形間隙內的引流管進行移動,驅使引流管中的流體持續向后流動;
控制器,其固定于安置板上,前側設有設置鍵與顯示屏;設置鍵用于向控制器中輸入每次引流的引流模式和引流參數以及開關機指令,引流模式包括常壓引流和負壓引流,引流參數包括引流起始時間、引流過程中單位時間內引流的積液重量即引流速度、單次引流積液重量即單次引流量;控制器可獲取稱重傳感器連續實時反饋的重量信號,并以此計算出實時引流速度、單次實時引流量;控制器可基于對第一電機的控制來調節軋輥正向公轉的啟停與轉速,控制器可基于對電動進給機構的控制來調節軋輥與中心輪的中心距;在負壓引流模式中,控制器將軋輥調節至終端位置,并使軋輥持續正向公轉而實現負壓引流,控制器基于實時引流速度、單次實時引流量以及預設的引流參數對軋輥正向公轉的啟停、轉速進行調控,實現定時引流、定速引流及定量引流;在常壓引流模式中,基于虹吸效應實現常壓引流,控制器基于實時引流速度、單次實時引流量以及預設的引流參數調節軋輥與凹座側壁對引流管的擠壓程度,實現定時引流、定速引流及定量引流;控制器在收到關機指令后,先將軋輥調節至始端位置后再執行關機;顯示屏用于顯示控制器中掌握的數據信息;
電源組件,其安設在安置板上,由蓄電池及若干變壓模塊構成,用于為計重式懸撐組件、引流調節組件及控制器中的元件提供工作電流;
卡固件,其可卡持固定在輸液架的輸液桿上;所述的安置板后側設有一組合座,組合座與立柱上端采用可拆組的方式連接;所述的卡固件與組合座兩者之間設有組接機構,當卡固件與組合座進行連接后,全自動醫用引流裝置可由輸液桿提供支撐而進行工作;所述的卡固件的一側設有用于容納輸液桿的卡持口,所述的卡持口相對的兩側壁上各開設有一個限位座,限位座內各設置有一浮動抱塊,兩浮動抱塊相對的端部均為弧形端,兩弧形端的端面均呈弧形且分別固定有防滑膠墊,兩弧形端分別用于抱持輸液桿的兩側;浮動抱塊與限位座經由滑槽與滑塊構成的導向機構配合而使浮動抱塊具有一個斜向的浮動行程,當兩浮動抱塊同時沿各自浮動行程向上移動時,兩弧形端將逐漸的靠近而均進入卡持口內部,當兩浮動抱塊同時沿各自浮動行程向下移動時,兩弧形端將逐漸的遠離并最終均回縮至對應的限位座內部;兩限位座內各設置有驅使對應浮動抱塊復位至浮動行程最上端的復位彈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自動醫用引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組接機構由設置在組合座一側的T形槽和設置在卡固件上的T形筋構成,所述的T形槽上下延伸且上端為盲端、下端為開放端,所述的T形筋與T形槽可進行組合且T形筋的下端安設有用于卡緊T形槽的阻尼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陽信縣中醫醫院,未經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陽信縣中醫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135024.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腹水引流控制裝置
- 下一篇:自動積液引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