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模通信網絡的通信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133605.2 | 申請日: | 2018-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6751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2 |
| 發明(設計)人: | 梁肇森;劉振波;黃衛明;李登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友訊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5/00 | 分類號: | H04L5/00;H04W72/12;H04B3/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逯恒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模 通信 網絡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模通信網絡的通信方法及裝置,所述雙模通信網絡包括多個網絡節點,該方法包括:當第一網絡節點和第二網絡節點之間相互通信時,獲取上行方向上的所有信道評價值及下行方向上的所有信道評價值;將所述上行方向上的所有信道評價值進行對比獲取上行通信質量最優的通信信道及將所述下行方向上的所有信道評價值進行對比獲取下行通信質量最優的通信信道。本發明提供一種可用于通信協議棧各通信協議層之間基于雙模混合信道的雙向信息傳輸方式,選取通信質量最優的通信信道傳輸數據,提高雙模網絡的通信成功率及通信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雙模通信網絡的通信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對高科技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多,設備與設備之間的連接與通信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
單一的通信網絡已經無法滿足人們對通信的需求,例如單一的電力線載波網絡,利用線路連接各個通信網絡的方式,使得每個網絡之間的通信只能按照預定的路徑來進行,且在周圍物理環境比較惡劣的情況下,網絡中節點之間的連接關系容易受到較大的影響,無法適用于長距離的通信,同時在通信信道噪聲比較大的情況下,通信成功率及通信質量容易受到較大的影響。
總的來說,現有的通信網絡及通信方法比較單一,且容易受到局限從而無法提高通信的效率以及通信的成功率。
發明內容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提供一種雙模通信網絡的通信方法,所述雙模通信網絡包括多個網絡節點,該方法包括:
當第一網絡節點和第二網絡節點之間相互通信時,獲取上行方向上的所有信道評價值及下行方向上的所有信道評價值;
將所述上行方向上的所有信道評價值進行對比獲取上行通信質量最優的通信信道及將所述下行方向上的所有信道評價值進行對比獲取下行通信質量最優的通信信道。
在上述的雙模通信網絡的通信方法中,所述“獲取上行方向上的所有信道評價值及下行方向上的所有信道評價值”包括:
獲取每一方向上每一信道對應的屬性參數,其中,所述屬性參數包括通信成功率、載荷傳輸速率及信道質量;
分別將所述的屬性參數進行預設運算生成對應信道的信道評價值。
在上述的雙模通信網絡的通信方法中,所述預設運算包括:
根據所述通信成功率、所述載荷傳輸速率及所述信道質量在信道衡量中所占的比重為其賦予不同的權值;
根據所述權值對所述通信成功率、所述載荷傳輸速率及所述信道質量求取加權平均數。
在上述的雙模通信網絡的通信方法中,所述通信成功率通過在預定時間間隔內兩網絡節點之間報文收發信息來計算。
在上述的雙模通信網絡的通信方法中,所述通信成功率根據兩網絡節點之間電力線寬帶載波的信噪比或微功率無線的信號強度來評估。
在上述的雙模通信網絡的通信方法中,所述報文收發信息包括發送報文個數及成功接收報文的個數。
在上述的雙模通信網絡的通信方法中,所述通信成功率為所述成功接收報文的個數與所述發送報文個數的比值。
在上述的雙模通信網絡的通信方法中,所述載荷傳輸速率為載荷數據長度與傳輸所述載荷數據所使用時間的比值。
在上述的雙模通信網絡的通信方法中,所述雙模通信網絡為基于電力線寬帶載波和微功率無線的雙模通信網絡。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雙模通信網絡的通信裝置,所述雙模通信網絡包括多個網絡節點,該裝置包括:
獲取模塊,當第一網絡節點和第二網絡節點之間相互通信時,所述獲取模塊用于獲取上行方向的所有信道評價值及下行方向上的所有信道評價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友訊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友訊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13360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