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沙棘的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131497.5 | 申請日: | 2018-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582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5 |
| 發明(設計)人: | 金少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桐城市雙創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7/00 | 分類號: | A01G17/00;A01G23/04;A01G24/10;A01G24/12;A01G24/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 地址: | 231400 安徽省安慶市桐城市文昌***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沙棘 育苗盆 種植 雌株 雄株 土壤 播種 浸入 覆蓋薄膜 施足基肥 種子出芽 存活率 火山土 透氣性 株行距 蛭石粉 溫水 出芽 挖洞 行距 移入 薄膜 填平 移栽 取出 苗木 開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沙棘的種植方法,屬于種植領域,包括以下步驟:將種子浸入溫水1?2h后取出,鋪在平臺上,覆蓋薄膜,待種子出芽后,去掉薄膜;準備育苗盆,每個育苗盆內放置1?2粒出芽的種子;選擇透氣性良好的土壤,將蛭石粉和火山土混合均勻,然后均勻撒在土壤上,進行深翻,耙平土表,施足基肥,然后以株行距為1?2m,間行距為2?3m進行播種,播種時,先在相應位置挖洞,然后將育苗盆內的土壤和種子一起移入洞內,填平洞;當苗木開花后,進行移栽,使每行雄株和雌株的比例為1:6?10,且一株雄株周圍有6?8株雌株。本發明所述沙棘的種植方法增加了沙棘的存活率,且大大提高了沙棘的產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種植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沙棘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沙棘是一種落葉性灌木,其特性是耐旱、抗風沙,可以在鹽堿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廣泛用于水土保持。中國西北部大量種植沙棘,用于沙漠綠化。沙棘果實中維生素C含量高,素有維生素C之王的美稱。沙棘是植物和其果實的統稱。沙棘的根、莖、葉、花、果,特別是沙棘果實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和生物活性物質,可以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輕工、航天、農牧魚業等國民經濟的許多領域。沙棘果實入藥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功效。現代醫學研究,沙棘可降低膽固醇,緩解心絞痛發作,還有防治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作用。因此,沙棘果大多數被用于制作飲品,但是由于沙棘果小、產量低、棘刺多、難采收的特點,難以滿足加工業對原料的需求。沙棘多為野生,一般種植會采用整株移栽的方法進行種植,但是整株移栽因為土壤的改變,導致成活率很低,因此,需要一種可以增加沙棘成活率和產量的種植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沙棘的種植方法,其增加了沙棘的存活率,且大大提高了沙棘的產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沙棘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種子處理:將種子浸入溫水中,1-2h后取出,鋪在平臺上,覆蓋薄膜,待種子出芽后,去掉薄膜;
(2)育苗:準備育苗盆,在育苗盆內放置土質疏松、透氣性良好的風沙土,澆透水,每個育苗盆內放置1-2粒出芽的種子,種子播種深度為3-5cm,3-4天后出苗;
(3)定植:選擇透氣性良好的土壤,將蛭石粉和火山土混合均勻,然后均勻撒在土壤上,進行深翻,耙平土表,施足基肥,然后以株行距為1-2m,間行距為2-3m進行播種,播種時,先在相應位置挖洞,然后將育苗盆內的土壤和種子一起移入洞內,填平洞;
(4)移栽:當苗木開花后,進行移栽,使每行雄株和雌株的比例為1:6-10,且一株雄株周圍有6-8株雌株;
(5)田間管理:當沙棘長到2-2.5m高時進行剪頂,及時清理剪除病枝、死枝,刮除病皮,并在其刀剪傷口處及時涂抹愈傷防腐膜。
優選地,所述步驟(1)中,溫水的溫度為40-45℃。
優選地,所述步驟(1)中,薄膜上有透氣孔。
優選地,所述步驟(3)中,蛭石粉與火山土的質量比為1:5。
優選地,所述步驟(3)中,蛭石粉和火山土的混合料畝施90-120kg。
優選地,所述步驟(3)中,深翻深度不少于30cm。
優選地,所述步驟(4)中,移栽方法如下,將兩株需要交換位置的苗木進行澆水,使苗木周圍的土壤濕透粘接,然后將苗木帶根帶土挖取,在挖取苗木之后的坑內均勻涂抹草木灰漿2-3cm,將交換之后的苗木移栽到相應的坑內,填平坑。
優選地,所述草木灰漿由質量比為2:5的水和草木灰組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桐城市雙創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桐城市雙創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13149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