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固態硬盤中提高數據傳輸性能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130164.0 | 申請日: | 2018-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170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志永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云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6 | 分類號: | G06F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0018 河南省鄭州市***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緩沖區 緩沖區塊 數據傳輸性能 固態硬盤 數據源 系統緩沖區 產品競爭力 創建系統 緩存區塊 記錄數據 數據搬移 數據傳輸 數據到達 有效數據 源緩沖區 構建 緩沖 刪除 分配 創建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固態硬盤中提高數據傳輸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系統中緩沖區劃分為多個緩沖區塊;創建系統緩沖區列表,并將所述緩存區塊添加到上述系統緩沖區列表中;構建數據源緩沖區列表,并從所述系統緩沖區列表中分配緩沖區塊;創建數據目的緩沖區列表;當數據到達數據源緩沖區列表中緩沖區塊時,記錄數據源緩沖區列表中該緩沖區塊存有有效數據,并將該緩沖區塊加入數據目的緩沖區列表,且將該緩沖區塊從數據源緩沖區列表中刪除。本發明公開的固態硬盤中提高數據傳輸性能的方法,極大減少了數據搬移的時間,提高了數據傳輸的效率,能夠極大提高SSD數據傳輸性能,提高產品競爭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存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固態硬盤中提高數據傳輸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SSD中,涉及大量的數據的搬移操作,例如寫操作時數據被搬移至SSD內部,讀操作時數據從SSD中搬移出來。為了提高SSD數據搬移的效率,一般都會使用DMA,DMA負責數據從源地址向目的地址的搬移工作,從而減輕SSD內部CPU的干預。DMA的采用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CPU的干預,提高了系統性能,但是大量的數據搬移工作,也對性能有很大的影響。
基于上述問題,因此,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如何簡化數據從源地址向目的地址的搬移過程是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基于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固態硬盤中提高數據傳輸性能的方法,簡化了數據從源地址向目的地址的搬移過程,僅僅通過維護系統緩沖區列表、數據源緩沖區列表和數據目的緩沖區列表,極大減少了數據搬移的時間,提高了數據傳輸的效率,能夠極大提高SSD數據傳輸性能,提高產品競爭力。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固態硬盤中提高數據傳輸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系統中緩沖區劃分為多個緩沖區塊;
創建系統緩沖區列表,并將所述緩存區塊添加到上述系統緩沖區列表中;
構建數據源緩沖區列表,并從所述系統緩沖區列表中分配緩沖區塊;
創建數據目的緩沖區列表;
當數據到達數據源緩沖區列表中緩沖區塊時,記錄數據源緩沖區列表中該緩沖區塊存有有效數據,并將該緩沖區塊加入數據目的緩沖區列表,且將該緩沖區塊從數據源緩沖區列表中刪除。
優選地,將系統中緩沖區劃分的多個緩沖區塊大小相等。
優選地,還包括以下步驟:當數據源緩沖區列表中緩沖區塊加入數據目的緩沖區列表時,從系統緩沖區列表中分配同等數量緩沖區塊加入數據源緩沖區列表。
優選地,還包括以下步驟:當數據目的緩沖區列表中緩沖區塊的數據量達到預設值時,將數據目的緩沖區列表中緩沖區塊的數據寫入NAND中,并清空數據目的緩沖區列表中緩沖區塊的數據,且將清空后的緩沖區塊加入系統緩沖區列表中。
優選地,還包括以下步驟:將清空后的緩沖區塊,從數據目的緩沖區列表中刪除。
本發明中提供的一種固態硬盤中提高數據傳輸性能的方法,通過維護系統緩沖區列表、數據源緩沖區列表和數據目的緩沖區列表,減少數據的搬移操作,通過系統緩沖區列表動態分配數據源緩沖區,通過修改數據源緩沖區列表和數據目的緩沖區列表標識對應緩沖區塊的作用;化了數據從源地址向目的地址的搬移過程,僅僅通過維護系統緩沖區列表、數據源緩沖區列表和數據目的緩沖區列表,極大減少了數據搬移的時間,提高了數據傳輸的效率,能夠極大提高SSD數據傳輸性能,提高產品競爭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固態硬盤中提高數據傳輸性能的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固態硬盤中提高數據傳輸性能的方法的流程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云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鄭州云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13016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