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氣井配產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128221.1 | 申請日: | 2018-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8826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9 |
| 發明(設計)人: | 趙力彬;崔陶峰;王鵬程;聶海峰;何元元;王鵬;桑立軍;楚月明;牟偉軍;劉文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3/12 | 分類號: | E21B43/12;E21B4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劉丹;黃健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井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氣井配產方法及系統,涉及油氣開采技術。本發明提供的氣井配產方法及系統,通過采氣指示曲線和最小臨界出砂壓差、油套環空的溫壓數據和油管抗外擠壓參數、產量風險修正系數等來確定氣井的第一產氣量,再將第一產氣量與經濟極限產氣量進行對比,當第一產氣量大于氣井的經濟極限產氣量時,將第一產氣量作為配產值。如此,充分綜合了氣井井筒工程完整性及安全性對產能的影響,既考慮了氣井的動態因素,也考慮了單井地質要素對氣井長期穩產和采收率的影響,便于實現氣井的高效開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氣開采技術,尤其涉及一種氣井配產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氣田氣井合理配產是評價氣田生產能力的一項重要工作,其評價結果的可靠與否,直接關系到氣田能否實現安全平穩生產,貫穿于氣田開發全生命周期之中。
目前常用的配產方法可分為:無阻流量法、動態預測物質平衡法、生產動態分析法、特殊因素綜合約束法和經驗類比法。其中,無阻流量法核心就是根據氣井絕對無阻流量百分比大小確定氣井合理配產;動態預測物質平衡法核心是基于物質平衡原理,以方案設計的穩產期和采收率為目標,通過應用氣井產能方程(或試井動態模型,或數值模擬模型),預測氣井產量和壓力的動態變化,進而確定合理配產;生產動態分析法核心是以氣井日常生產壓力、產量數據動態變化為主要分析對象,以壓降速率、產量遞減率或穩產期為指標,確定氣井合理產能;特殊因素綜合約束法主要考慮到在實際生產中,氣井產能有時還需滿足其他方面的要求,如最大程度利用地層能量的要求,產液氣井最小攜液產氣量的要求,低于出砂或底水錐進臨界生產壓差的要求;經驗類比法是通過現場積累的配產經驗對氣藏井進行配產。
然而,這些配產方法考慮因素比較單一,導致依據目前的配產方法難以實現氣田的高效開發。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氣井配產方法及系統。
本發明的第一個方面是提供一種氣井配產方法,包括:
根據氣井的采氣指示曲線和最小臨界出砂壓差確定所述第一臨界產氣量;
根據所述氣井油套環空的溫壓數據和油管抗外擠壓參數確定第二臨界產氣量;
將所述第一臨界產氣量與所述第二臨界產氣量進行對比,并將所述第一臨界產氣量與所述第二臨界產氣量中的最小值確定為最小臨界產氣量;
根據所述氣井的產量風險修正系數和所述最小臨界產氣量確定第一產氣量;
將所述第一產氣量和所述氣井的經濟極限產氣量進行對比,當所述第一產氣量大于所述氣井的經濟極限產氣量時,將所述第一產氣量作為配產值。。
可選地,所述根據所述氣井的采氣指示曲線和最小臨界出砂壓差確定所述第一臨界產氣量,之前還包括:
根據所述氣井單井測試及地層壓力數據確定所述采氣指示曲線;
確定最小臨界出砂壓差。
可選地,所述根據所述氣井的油套環空的溫壓數據和油管抗外擠壓參數確定第二臨界產氣量,包括:
根據所述氣井的所述油套環空的溫壓數據和所述油管抗外擠壓參數確定所述氣井井口的最低油壓值,并確定所述最低油壓值所對應的井底產層的流壓值和生產壓差;
根據所述生產壓差及采氣指示曲線確定所述第二臨界產氣量。
可選地,所述根據所述氣井的產量風險修正系數和所述最小臨界產氣量確定第一產氣量之前,還包括:
獲取氣井部署區的構造圖和氣藏剖面圖,并根據所述構造圖和氣藏剖面圖確定所述氣井所在區域;
根據所述氣井所在區域確定所述產量風險修正系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12822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雙層油管控制油層壓力的采油裝置及方法
- 下一篇:采收系統及采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