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瘀阻脈絡型高血壓治療配方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811121154.0 | 申請日: | 2018-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390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07 |
| 發(fā)明(設計)人: | 甘卉月;趙振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省益康源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P9/12;A61K35/62;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鄭州歐凱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66 | 代理人: | 徐楊陽 |
| 地址: | 620500 四川省眉山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桃仁 高血壓治療 當歸 木瓜 川芎 牛膝 三棱 莪術 甘草 生地 制備 紅花 配方 活血化瘀 治療效果 安神 活絡 止痛 降血壓 重量份 氣虛 清心 通脈 血虛 藥源 瘀血 高血壓 調配 藥材 購買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瘀阻脈絡型高血壓治療配方,包括三棱、莪術、紅花、桃仁、生地、當歸、川芎、牛膝、木瓜和甘草,由如下重量份的組分制備而得:三棱15g、莪術15g、紅花20g、桃仁15g、生地25g、當歸12g、川芎15g、牛膝15g、木瓜15g和甘草10g。本發(fā)明通過各成分的相互調配,具有活血化瘀、清心降火,除燥安神、通脈活絡、散瘀止痛、降血壓的藥效,各種藥材都可從市場上購買得到,藥源廣,成本低廉,無依賴性,無副作用,本發(fā)明對瘀阻脈絡型高血壓的患者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并且對瘀血甚者中兼有氣虛者和兼有血虛者,更具有針對性,效果更佳。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高血壓治療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瘀阻脈絡型高血壓治療配方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高血壓(hypertension)是指間歇或持續(xù)的血壓超過140/90mmHg,它是目前臨床最常見、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男性患病率多于女性,黑種人是白種人的兩倍,高血壓容易被人忽視,然而卻是致命的,高血壓是指在靜息狀態(tài)下動脈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在正常人的血壓隨內外環(huán)境變化在一定范圍內波動,在整體人群,血壓水平隨年齡逐漸升高,以收縮壓更為明顯,但50歲后舒張壓呈現(xiàn)下降趨勢,脈壓也隨之加大,高血壓是指以體循環(huán)動脈血壓增高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征,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最主要的危險因素。
西藥認為高血壓多是因血脂及膽固醇過高,使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狹隘和血管痙攣引起,治療主要采用鎮(zhèn)靜、松弛平滑肌、降脂等,但若單純采用西藥控制高血壓,有時往往不能對癥下藥,且依賴性較大,毒副作用大,復發(fā)率高并且療效不太理想,當停藥時,血壓不能夠穩(wěn)定。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xiàn)有的缺陷,提供一種瘀阻脈絡型高血壓治療配方及制備方法,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瘀阻脈絡型高血壓治療配方,包括三棱、莪術、紅花、桃仁、生地、當歸、川芎、牛膝、木瓜和甘草,由如下重量份的組分制備而得:三棱15g、莪術15g、紅花20g、桃仁15g、生地25g、當歸12g、川芎15g、牛膝15g、木瓜15g和甘草10g。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由如下重量份的組分制備而得:三棱15g、莪術15g、紅花20g、桃仁15g、生地25g、當歸12g、川芎15g、牛膝15g、木瓜15g、甘草10g、水蛭10g和虻蟲2g。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由如下重量份的組分制備而得:三棱15g、莪術15g、紅花20g、桃仁15g、生地25g、當歸12g、川芎15g、牛膝15g、木瓜15g、甘草10g、水蛭10g、虻蟲2g、人參15g和黃芪25g。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由如下重量份的組分制備而得:三棱15g、莪術15g、紅花20g、桃仁15g、生地25g、當歸12g、川芎15g、牛膝15g、木瓜15g、甘草10g、水蛭10g、虻蟲2g、白芍15g和首烏20g。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該配方的制備步驟如下:上列諸藥組方為1劑,人參另頓服;
S1:置諸藥于煎藥容器內,以清水適量浸泡諸藥30分鐘,令其濕潤均勻,壓實藥物,添加水液以淹沒藥物或稍高為宜;
S2:再以中火煎熬煮沸7~10分鐘即可泌取藥液約150ml,置另一容器內,此后再同上煎煮取液2次,共煎取液3次;
S3:將3次煎取藥液于同一容器內拌勻,共約450ml,即為1日劑量,以備口服。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水蛭、虻蟲除入煎劑外,可每次各均用0.3g,研末吞服,孕婦忌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省益康源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未經(jīng)四川省益康源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12115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純中藥專治頸椎病腰椎病的藥酒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頸椎復原藥枕枕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