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煙氣凈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119243.1 | 申請日: | 2018-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121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大明;汪寧;肖杰玉;宋明俊;方偉;周瑜;周健;杜興銳;黃煌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海螺川崎節能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78 | 分類號: | B01D53/78;B01D53/68;B01D53/50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王冰冰 |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反應塔 輸氣管道 煙氣凈化 除塵器 煙氣 煙氣通過 運行費用 最終產物 凈化 石灰漿 吸收劑 結垢 煙囪 堵塞 投資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煙氣凈化方法,凈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一、將煙氣與石灰漿以相反的方向導入反應塔進行反應;步驟二、反應塔內處理后的煙氣經輸氣管道導向除塵器,且在輸氣管道中注入吸收劑;步驟三、除塵器處理后的煙氣通過煙囪導向大氣中。本發明的凈化方法相對簡單、投資低、運行費用不高;運行可靠,不會產生結垢和堵塞;最終產物易于處理;對于設備的腐蝕性不高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垃圾焚燒尾氣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煙氣凈化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有很多脫硫的方法,最常見的就是干法和濕法兩種。通過對國內外脫硫技術以及國內電力行業引進脫硫工藝試點廠情況的分析研究,目前脫硫方法一般可劃分為燃燒前脫硫、燃燒中脫硫和燃燒后脫硫等3類。其中燃燒后脫硫可分為以下五種方法:以CaCO3(石灰石)為基礎的鈣法,以MgO為基礎的鎂法,以Na2SO3為基礎的鈉法,以NH3為基礎的氨法,以有機堿為基礎的有機堿法。世界上普遍使用的商業化技術是鈣法,所占比例在90%以上。按吸收劑及脫硫產物在脫硫過程中的干濕狀態又可將脫硫技術分為濕法、干法和半干(半濕)法。
生活垃圾焚燒后產生的煙氣中污染物可分為顆粒物(粉塵)、酸性氣體(HCL、HF、SOX、NOX)、重金屬(HG、PB、CR等)和有機劇毒性污染物(二噁英、呋喃等)四大類。為了防止垃圾焚燒過程中對環境產生二次污染,必須采取嚴格的措施,利用煙氣凈化系統控制垃圾焚燒煙氣中有害物質的排放。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為此,本發明提供一種煙氣凈化方法,目的是除去煙氣中的有害物質。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煙氣凈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煙氣與石灰漿以相反的方向導入反應塔進行反應;
步驟二、反應塔內處理后的煙氣經輸氣管道導向除塵器,且在輸氣管道中注入吸收劑;
步驟三、除塵器處理后的煙氣通過煙囪導向大氣中。
所述步驟一中石灰漿通過反應塔頂部的旋轉霧化器噴入反應塔內。
所述旋轉霧化器的轉速為15000-20000r/min,霧化后霧滴的粒徑小于100μm。
所述步驟一中反應塔內的固態物從底部排出口排出,之后輸送向灰倉。
步驟二中所述吸收劑為活性炭。
步驟二中所述除塵器為袋式除塵器。
所述步驟二中除塵器內的固態物從底部排出口排出,之后輸送向灰倉。
所述方法還包括通過監測儀表對煙囪排放的煙氣進行監測。
所述方法還包括對焚燒爐的出口區域噴射還原劑以降低煙氣中氮氧化物的步驟。
一種煙氣凈化系統,包括反應塔,所述反應塔的頂部設有霧化石灰漿的旋轉霧化器,反應塔的側壁設有煙氣進口,所述系統還包括除塵器、吸附劑注射器、煙囪和用于將除塵器內處理后的氣體導向煙囪的風機,反應塔通過輸氣管道與除塵器連接,所述吸附劑注射器設于反應塔與除塵器之間的輸氣管道上。
所述系統還包括對煙囪排放的煙氣進行監測的監測儀表。
所述系統還包括收集反應塔及除塵器排出的固態物的灰倉。
本發明中噴霧干燥煙氣脫硫化學過程如下:
CaO+H2O→Ca(OH)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海螺川崎節能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海螺川崎節能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11924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