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學鏡頭、攝像模組及組裝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114975.1 | 申請日: | 2018-09-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4106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31 |
| 發明(設計)人: | 方銀麗;姚立鋒;丁海靈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舜宇光電信息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7/02 | 分類號: | G02B7/02;G02B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賽嘉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艷春;葉北琨 |
| 地址: | 3154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學 鏡頭 攝像 模組 組裝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光學鏡頭,包括:第一鏡頭部件,其包括第一鏡片群,所述第一鏡片群包括至少一個第一鏡片;第二鏡頭部件,其包括第二鏡筒和安裝于所述第二鏡筒內的第二鏡片群,所述第二鏡片群包括至少一個第二鏡片,所述第一鏡片群和所述第二鏡片群共同構成可成像的光學系統;以及可變光闌,其位于所述第一鏡頭部件與所述第二鏡頭部件之間,并且所述第一鏡頭部件、所述第二鏡頭部件和所述可變光闌通過膠材粘結在一起。本發明還提供了相應的攝像模組以及光學鏡頭和攝像模組的組裝方法。本發明可以在實現可變光圈的基礎上,提升光學鏡頭或攝像模組的成像品質,并降低可變光圈光學鏡頭或攝像模組的高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學成像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光學鏡頭、攝像模組及組裝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手機、電腦等終端的發展,用戶對于各項需求都有著不小的提升,尤其隨著手機的發展,用戶對于拍攝質量的追求,使得廠商發展出了個性化,定制化的攝像模組,例如大光圈,大廣角,解決像差而出現的數量較多的鏡片的鏡頭等。一方面這是光學設計上越來越復雜,另一方面的現實是復雜的光學系統又很敏感,這對制造的良率和產品質量造成了不小的挑戰。因為大光圈、大廣角的攝像模組的光學系統會比較敏感,其制造過程和驗證過程的可靠性都會比常規的設計更加脆弱,因此現在需要一種結構更優的鏡頭。
另一方面,當前手機攝像模組的光圈分為可變和不可變兩種,無論哪種方案,光闌作為光學系統不可或缺的元素,以結構件方式在鏡頭組裝時被固定在鏡頭上或鏡頭內。在傳統的鏡頭組裝過程中,為確保達到一定的設計參數標準,鏡頭的各鏡片及中間擋光片(擋光片可以視為不可變光闌)順次疊加被組裝在一鏡筒內。對于可變光圈而言,因通光孔的大小需要可變,作為光闌的部件需要有外部結構激發讓其變化,在傳統攝像模塊中,可變光闌通常被放置于鏡頭前端的端面上,其中前端是指靠近物方的一端。然而,額外的可變光闌導致攝像模組的總高(指光軸方向上的尺寸)變長,不利于攝像模組的小型化。
因此,當前迫切需要一種有助于攝像模組小型化的可變光闌攝像模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能夠克服現有技術的至少一個缺陷的解決方案。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光學鏡頭,包括:第一鏡頭部件,其包括第一鏡片群,所述第一鏡片群包括至少一個第一鏡片;第二鏡頭部件,其包括第二鏡筒和安裝于所述第二鏡筒內的第二鏡片群,所述第二鏡片群包括至少一個第二鏡片,所述第一鏡片群和所述第二鏡片群共同構成可成像的光學系統;以及可變光闌,其位于所述第一鏡頭部件與所述第二鏡頭部件之間,并且所述第一鏡頭部件、所述第二鏡頭部件和所述可變光闌通過膠材粘結在一起。
其中,所述可變光闌包括:光闌殼體、容納在所述光闌殼體內的驅動模塊、以及與所述驅動模塊連接的多個光闌片。
其中,所述光學鏡頭還包括第一膠材,其位于所述第一鏡頭部件與所述可變光闌之間,所述第一膠材適于在固化后固定和支撐所述第一鏡頭部件和所述可變光闌,以使所述第一鏡頭部件和所述第二鏡頭部件的相對位置保持在主動校準所確定的相對位置,其中所述主動校準是基于所述光學系統的實際成像結果來對所述第一鏡頭部件和所述第二鏡頭部件的相對位置進行調整。
其中,所述第一膠材位于所述光闌殼體的頂面與所述第一鏡頭部件的底面之間。
其中,所述第一鏡頭部件還包括第一鏡筒,所述第一鏡片群安裝于所述第一鏡筒內。
其中,所述光闌殼體的頂面為適于布置所述第一膠材的平坦面。
其中,所述可變光闌通過第二膠材與所述第二鏡頭部件連接形成一體形成第二組合體,所述光闌殼體的頂面為適于進行通過多點測距來識別所述第二組合體的位置與姿態的平坦面。
其中,所述光闌殼體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鏡頭部件和所述第二鏡頭部件之間的平板狀基部,和位于所述第二鏡頭部件外側的延伸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舜宇光電信息有限公司,未經寧波舜宇光電信息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11497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