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煤加氫液化反應過程與重油加氫熱裂化反應過程組合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103683.8 | 申請日: | 2018-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8570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17 |
| 發明(設計)人: | 何巨堂 | 申請(專利權)人: | 何巨堂 |
| 主分類號: | C10G65/02 | 分類號: | C10G6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陽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加氫 液化 反應 過程 重油 裂化 組合 方法 | ||
1.煤加氫液化反應過程與重油加氫熱裂化反應過程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
(1)在煤加氫液化反應過程AR,在存在氫氣、常規液體烴、供氫烴和同時可能存在固體催化劑顆粒的混相物料條件下,包含煤粉的第一碳氫原料AR-F1進行包含煤液化反應的加氫反應AR-R轉化為最終加氫反應產物AR-P;回收最終加氫反應產物AR-P;
加氫反應AR-R,可能使用催化劑AR-CAT;
在煤加氫液化反應過程AR,存在含常規沸點為230~400℃的烴組分的供氫烴,它們來自外供物料或和煤加氫液化反應過程AR的產物;
在煤加氫液化反應過程AR,可能使用含常規沸點為230~400℃的供氫烴SH的外來供氫烴OUT-TO-RU-DS;
在煤加氫液化反應過程AR,可能產生常規沸點為230~400℃的供氫烴組分RU-PRO-DSC;
煤加氫液化反應過程AR使用加氫反應器AR-XE,最終加氫反應產物AR-P,為含有氫氣、常規液體烴同時可能含有固體顆粒的混相物料,離開反應器AR-XE時以1路或2路或多路物料AR-P-X的形式出現,物料AR-P-X為氣相或液相或氣液混相或氣液固三相物流;
在煤加氫液化反應過程AR,設置可能包含固體的液料的串聯操作的至少2個反應段;
所述一個反應段,指的是包含液料加氫反應步驟和該步驟氣液產物的氣液分離步驟的工藝過程;
所述煤加氫液化反應過程AR的前部反應段AR-A,指的是煤加氫液化反應過程AR的最后一個反應段AR-J的任意上游反應段或全部上游反應段;
在煤加氫液化反應過程AR,使用至少2臺加氫反應器AR-XE;
在分離過程AR-AP-HS,至少一部分前部反應段AR-A的加氫反應產物AR-AP分離為分離液AR-AP-HS-L和含有常規沸點為230~400℃的烴組分的分離氣AR-AP-HS-V;
至少一部分分離液AR-AP-HS-L,進入后部反應段AR-B轉化為后部反應產物AR-BP;
基于分離氣AR-AP-HS-V得到包含供氫烴組分的物流作為基礎物流DS-XX使用,基于基礎物流DS-XX的含供氫烴的物流用作物流DS-XX-INR10;
(2)在重油加氫熱裂化反應過程R10,在存在氫氣、常規液體烴、供氫烴和同時可能存在固體催化劑顆粒的混相物料條件下,至少含有常規沸點高于530℃的烴組分的重油R10F進行至少一部分重油加氫熱裂化反應R10R轉化為重油加氫熱裂化反應產物R10P;
至少一部分含供氫烴的物流DS-XX-INR10進入重油加氫熱裂化反應過程R10,與重油R10F或和重油R10F的加氫轉化物接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3)在加氫穩定反應過程MR,在存在氫氣和加氫穩定催化劑MRC的條件下,物料MR-F經過加氫穩定反應過程MR轉化為加氫穩定反應產物MRP,物料MR-F中的烴類進行芳烴的部分加氫飽和反應MRR轉化為供氫烴組分MR-DS;
至少一部分基于加氫穩定反應產物MRP的供氫烴組分MR-DS,進入煤加氫液化反應過程AR的前部反應段AR-A;
物料MR-F,為分離最終加氫反應產物AR-P得到的餾分油和或基于分離氣AR-AP-HS-V的含有常規沸點為230~400℃的烴組分的物流。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3)在加氫穩定反應過程MR,在存在氫氣和加氫穩定催化劑MRC的條件下,物料MR-F經過加氫穩定反應過程MR轉化為加氫穩定反應產物MRP,物料MR-F中的烴類進行芳烴的部分加氫飽和反應MRR轉化為供氫烴組分MR-DS;
至少一部分基于加氫穩定反應產物MRP的供氫烴組分MR-DS,進入重油加氫熱裂化反應過程R10;
物料MR-F,為分離最終加氫反應產物AR-P得到的餾分油和或基于分離氣AR-AP-HS-V的含有常規沸點為230~400℃的烴組分的物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何巨堂,未經何巨堂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103683.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