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圖像形成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098977.6 | 申請日: | 2018-09-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5778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0 |
| 發明(設計)人: | 田畑英二;水本乃文美;渡邊麻紀子;植竹重夫;夏原敏哉 | 申請(專利權)人: | 柯尼卡美能達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3G15/00 | 分類號: | G03G15/00;G03G1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韓鋒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圖像 形成 裝置 | ||
提供一種相對于厚度、材質等不同的各種記錄介質能夠確保良好的轉印性的圖像形成裝置。圖像形成裝置具備紙張檢測部(9c)和控制部(101)。以使用二次轉印捏合部在記錄介質的輸送方向上的長度w以及系統速度Vsys通過w/Vsys計算出的值為捏合時間N[sec]。在將二次轉印部視為是包含二次轉印輥的電阻R1、中間轉印帶的電阻R2、對置輥的電阻R3以及記錄介質的靜電電容Cmed的等效電路時,在以等效電路的合成電阻為Rtotal、以等效電路的合成靜電電容為Ctotal的情況下,以通過Rtotal×Ctotal計算出的值為時間常數τ[sec]。控制部(101)根據紙張檢測部(9c)所獲取的記錄介質的靜電電容,對捏合時間以及時間常數的至少一方進行調整。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圖像形成裝置。
背景技術
在圖像形成裝置中,相對于厚度、材質等不同的各種記錄介質確保調色劑像向記錄介質的轉印性的技術已被以下文獻公開(日本特開平6-161307號公報(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163730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4-134718號公報(專利文獻3))。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6-16130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2-163730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4-134718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但是,仍然要求相對于各種記錄介質確保良好的轉印性。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相對于厚度、材質等不同的各種記錄介質能夠確保良好的轉印性的圖像形成裝置。
用于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
由于厚度小的裁切紙(裁切膜)剛性小,因此在將調色劑像轉印于裁切紙后,難以將裁切紙從中間轉印帶分離,但是以往主要使用的是厚度為50[μm]左右以上的裁切紙,因此相對于厚度小的記錄介質的轉印性很少出現問題。
另一方面,在商業印刷領域,與裁切紙相比,更多使用卷紙(卷膜)。從中間轉印帶分離的分離性的課題僅在使用裁切紙的情況下產生,在使用卷紙的情況下,即使是厚度小的卷紙,對于分離性來說也不會成為問題。為了能夠在印刷中使用厚度小的卷紙,因此相對于厚度小的卷紙也要求確保轉印性。
本發明的發明人確認到在將調色劑像靜電轉印于厚度小的膜的情況下,即使調整施加電壓,也不能充分地轉印。在推進研究的過程中,新發現了如下課題:在使用厚度小的膜的情況下,記錄介質的靜電電容變得過大,因此不能迅速地積蓄靜電轉印所需的電荷,不能在記錄介質通過捏合部的時間內進行靜電轉印。
因此本發明的發明人為了相對于厚度小的記錄介質也實現高的轉印性,進一步進行研究而完成本發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柯尼卡美能達株式會社,未經柯尼卡美能達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9897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彩色圖像和單色圖像的圖像處理
- 圖像編碼/圖像解碼方法以及圖像編碼/圖像解碼裝置
- 圖像處理裝置、圖像形成裝置、圖像讀取裝置、圖像處理方法
- 圖像解密方法、圖像加密方法、圖像解密裝置、圖像加密裝置、圖像解密程序以及圖像加密程序
- 圖像解密方法、圖像加密方法、圖像解密裝置、圖像加密裝置、圖像解密程序以及圖像加密程序
- 圖像編碼方法、圖像解碼方法、圖像編碼裝置、圖像解碼裝置、圖像編碼程序以及圖像解碼程序
- 圖像編碼方法、圖像解碼方法、圖像編碼裝置、圖像解碼裝置、圖像編碼程序、以及圖像解碼程序
- 圖像形成設備、圖像形成系統和圖像形成方法
- 圖像編碼裝置、圖像編碼方法、圖像編碼程序、圖像解碼裝置、圖像解碼方法及圖像解碼程序
- 圖像編碼裝置、圖像編碼方法、圖像編碼程序、圖像解碼裝置、圖像解碼方法及圖像解碼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