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慧城市多能源聯合供給綜合調控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097332.0 | 申請日: | 2018-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2996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7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斌;劉暢;李昊;李文;林晶怡;趙寶國;霍現旭;趙洪磊;王劍鋒;李國棟;趙新;李佳馨;張筱慧;唐巍;吳聰;吳邦旭;張靜;魏亞然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中國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Q10/06 | 分類號: | G06Q10/06;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國文 |
| 地址: | 100192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慧 城市 多能 聯合 供給 綜合 調控 方法 系統 | ||
一種智慧城市多能源聯合供給綜合調控方法及系統,包括:采集被調控智慧城市當前運行參數數據,結合預先設定的分層指標模型確定指標值;基于所述指標值確定最優指標權重;基于所述最優指標權重對所述被調控智慧城市多能源聯合供給進行調控。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考慮評價智能電網示范工程協調多能源的能力的客觀公正性,從經濟性、環保性、安全可靠性方面入手提出了一種新的綜合調控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綜合能源系統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智慧城市多能源聯合供給綜合調控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多能源協調目標的實現既有賴于以多級能源綜合協調技術為核也的全網調控運行技術水平,也有賴于電網友好型分布式電源技術、配電自動化技術、各類互動技術等電源、電網、負荷各側相關技術的運用,下面分別予介紹。
(1)多級能源綜合協調技術
多級能源綜合協調技術是智能電網多能源協調的核心,通過充分利用配電網中的各種分布式電源、微網、儲能裝置以及各種可調度的負荷、電動汽車、能效電廠等需求側資源,最終實現配網高效運行。根據電網的不同運行狀態及運行發展趨勢,確定不同的控制目標,建立配電網自適應協調優化目標模型。根據配電網自適應協調優化目標模型給出的控制目標,分別從空間尺度和時間尺度上建立配電網的協調優化控制策略。在空間尺度上采用基于臺區級、饋線級和配電網三級聯動的局部就地平衡-區域間互供-整體消納協調的分布自治、分解協調調度機制;在時間尺度上,建立短期、超短期和準實時三種時間尺度的協調優化控制,通過配電網調度在優化目標、空間尺度、時間尺度上的協調,實現配電網整體安全高效運行。
(2)電網友好型分布式電源技術
隨著風電、光伏等分布式電源入網滲透率的迅速提髙,其隨機性、不可控性和反調峰等特性對電力系統運行的沖擊愈發凸顯,現有的調峰、調頻能為面臨挑戰。同時大規模風、光電源的接入還對電網電壓的大小和穩定性構成沖擊,阻礙了其滲透率的進一步提高。為提髙大規模分布式電源接入后系統的安全穩定性,亟需采用分布式電源功率預測技術、自動發電控制、自動電壓控制等電網友好型的技術。
分布式電源功率預測技術通過分析天氣、地形以及相關歷史數據,應用物理方法、統計方法、學習方法等預測分布式電源短期、短期、中期和長期的出為大小,為電力系統經濟調度和可靠運行提供基礎。
自動發電控制AGC(Automation Generation Control)是能量管理系統中的一項重要功能,它控制著調頻機組的出力,以滿足不斷變化的用戶電力需求,并使系統處于經濟的運行狀態。AGC系統的投運,實現了可再生能源電站上網電力的可調、可控,將有效緩解電網調峰、調頻緊張的局面,提商電網的安全穩定水平,也為風光電源的充分利用提供了技術保障。
自動電壓控制AVC(Automation Voltage Control)是利用計算機和通信技術,自動控制電網中的無功電源和調壓設備,使全網無功電壓潮流接近最優,達到安全、優質和經濟運行的目的。風電場的無功電源包括風電機組(變頻恒速風電機組)和無功補償裝置,光伏電站的無功電源包括并網逆變器和無功補償設備。風電和光伏電站中的無功補償裝置可根據從調度接收的母線電壓和無功負荷設定及電站內的母線電壓和無功設定,通過一定的調整策略調節無功電源的輸出及變電站升壓變壓器的變比,以進行無功和電壓調節,使并網點電壓在正常范圍內。
(3)配電自動化技術
配電自動化集電力電子技術、計算機與網絡通信技術、控制技術等于一體,具備監控、保護和計量功能,可實現配電網故障定位與隔離,和適應非確定性故障定位和開關拒動情況的自適應故障恢復,使電網具備初步的自愈能力,可顯著提升配電管理水平,保障多種分布式電源接入下智能電網的供電可靠性和電能質量。
(4)各類互動技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中國農業大學,未經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中國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9733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數據處理方法、裝置、智能終端和存儲介質
- 下一篇:身份驗證方法和裝置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