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物聯網的濕混凝土回收系統、回收方法及管控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094523.1 | 申請日: | 2018-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271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4 |
| 發明(設計)人: | 呂輝祥;姚亞鵬;陳杰河;杜金亮;黃波來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南方路面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3B7/00 | 分類號: | B03B7/00;B03B13/04;B28C9/02;B28C7/12;B28C7/00 |
| 代理公司: | 泉州君典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39 | 代理人: | 陳曉艷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濕混凝土 物聯網 回收系統 設備主體 泥漿水 管控 濕混凝土回收機 設備故障預警 設備維護保養 設備運行數據 設備運行狀態 數據采集系統 旋流分離系統 濃度調節罐 網絡化管理 采集系統 回收利用 節能環保 控制系統 設備本體 設備信息 設置數據 數據存儲 洗車系統 用戶實時 用戶終端 遠程控制 云服務器 統計分析 對設備 集成化 攪拌池 振動篩 智能化 云端 砂料 再生產 石料 砂石 清洗 廢棄 報警 采集 分解 查詢 回收 監控 服務 | ||
1.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濕混凝土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設備主體,包括洗車系統、濕混凝土回收機、砂石分離振動篩、旋流分離系統、攪拌池、泥漿水濃度調節罐及控制系統;濕混凝土回收機用于分離砂石料與泥漿水,其進料口連接洗車系統的清洗物排放口;砂石分離振動篩用于將砂石料中的砂料與石料分離,其進料口承接設置于濕混凝土回收機的砂石料出料口下方;旋流分離系統用于對泥漿水中砂料進行二次分離,濕混凝土回收機的泥漿水出口連接至旋流分離系統的進料口,旋流分離系統的砂料出料口連接至濕混凝土回收機;攪拌池用于存放泥漿水待用,旋流分離系統的泥漿水出口連接至攪拌池;泥漿水濃度調節罐的泥漿水進口連接攪拌池的泥漿水出口,泥漿水濃度調節罐的泥漿水出口連接至攪拌主樓;控制系統可通信連接數據采集系統,并連接控制各設備運行;
用于采集各設備信息的數據采集系統,包括有用于采集各車輛信息的車輛信息傳感器、用于采集攪拌池液位的液位傳感器、用于采集設備各電機電流值的電機電流傳感器、設置于攪拌池及泥漿水濃度調節罐內的泥漿水濃度傳感器及泥漿水PH值傳感器、分別設置于砂堆和石堆處的砂堆重量傳感器和石堆重量傳感器;
云服務器;用于接收存儲設備運行數據,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并將分析后的數據傳回控制系統和用戶終端;
及用戶終端,用于查看設備運行數據,并對設備進行遠程控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型濕混凝土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輛信息傳感器包括裝在攪拌站各車輛上的車輛信息發射傳感器及用于接收車輛信息發射傳感器發送的車輛信息并發送至控制系統的車輛信息采集傳感器。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濕混凝土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數據采集系統還包括用于采集砂石分離振動篩振動值的振動傳感器,振動傳感器可通信連接控制系統。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濕混凝土回收系統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數據采集系統還包括有監控傳感器,監控傳感器可通信連接控制系統。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濕混凝土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漿水濃度調節罐通過溢流管路連接至攪拌池。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濕混凝土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清水池,清水池出水口連接至泥漿水濃度調節罐。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濕混凝土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備用沉淀池。
8.一種基于權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基于物聯網的濕混凝土回收系統的濕混凝土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流程:
①通過洗車系統對廢棄濕混凝土進行重新清洗并將清洗排放物送入濕混凝土回收機;
②濕混凝土回收機將清洗排放物中的砂石料和泥漿水進行分離,分離出來的泥漿水送至旋流分離系統,分離出的砂石料送至砂石分離振動篩;
③旋流分離系統對濕混凝土回收機分離出來的泥漿水進行二次分離,泥漿水中的細砂重新回到濕混凝土回收機,除去細砂后的泥漿水送入攪拌池待用;
④砂石分離振動篩將砂石料中的砂料與石料分離;
⑤攪拌池中的泥漿水送入泥漿水濃度調節罐,泥漿水濃度調節罐根據系統需求對泥漿水濃度進行調節,并根據系統需求送至攪拌主樓利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南方路面機械有限公司,未經福建南方路面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9452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