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通過語音識別自動生成醫生醫囑記錄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090751.1 | 申請日: | 2018-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3109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7 |
| 發明(設計)人: | 楊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天長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6H20/00 | 分類號: | G16H20/00;G16H10/60;G10L15/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854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通過 語音 識別 自動 生成 醫生 醫囑 記錄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通過語音識別自動生成醫生醫囑記錄的方法,在語音識別系統中內置醫囑相關專業數據,并對醫囑進行分類,根據醫囑的分類,在系統中對應設定語音識別關鍵字及截止命令;手術前,提前獲取手術的手術列表信息,并在隨后的語音自動識別中獲取醫囑類別及醫囑內容,補充完善生成術中臨時醫囑記錄的信息;手術中,系統通過領夾耳麥獲取并識別醫生語音,通過設定的語音關鍵字及截止命令,來分類識別生成各項醫囑信息;同時術中生成的臨時醫囑及時提醒護理人員采取相應的診療服務,并在執行后形成臨時醫囑的關閉確認;手術后,醫生對術中生成的各項醫囑進行審核確認后,提交至醫院醫囑系統。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語音識別技術應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通過語音識別自動生成醫生醫囑記錄的方法,用于醫院手術室的手術過程中采樣臨床醫師語音,自動識別并生成口頭臨時醫囑記錄及口頭備用醫囑記錄,并順利輔助完成術中的醫護流程管理及相互配合工作。
背景技術
通常醫院臨床手術中,醫生因正在搶救病人或做無菌操作時,不能書寫醫囑,而病人急需各種臨床處理,因此便產生大量口頭臨時醫囑,包括各種治療處理、臨時用藥等醫囑。手術當中護士執行醫生口頭臨時醫囑,因沒有任何記錄,一旦發生問題無證可查,導致臨床質控管理存在漏洞,有時會導致臨床事故發生以及產生醫患糾紛。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通過利用語音自動識別技術,提供一種術中醫生與護士通過語音錄入自動識別并生成口頭臨時醫囑及醫囑執行行為的記錄方法,實現手術臨床的質控管理及業務流程管理的高效性、便捷性。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通過語音識別自動生成醫生醫囑記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在語音識別系統中內置醫囑相關專業數據,包括臨床醫囑庫、用藥庫、事件庫,以便并行比對快速生成標準醫囑信息;
(2)對醫囑進行分類,并根據醫囑的分類,在系統中對應設定語音識別關鍵字及截止命令;
(3)手術前,提前獲取手術的手術列表信息,包括患者姓名、科室、病區、床號、住院號、手術醫生、手術護士,并在隨后的語音自動識別中獲取醫囑類別及醫囑內容,補充完善生成術中臨時醫囑記錄的信息;
(4)手術中,系統通過領夾耳麥獲取并識別醫生語音,通過設定的語音關鍵字及截止命令,來分類識別生成各項醫囑信息;同時術中生成的臨時醫囑及時提醒護理人員采取相應的診療服務,并在執行后形成臨時醫囑的關閉確認;
(5)手術后,醫生對術中生成的各項醫囑進行審核確認后,提交至醫院醫囑系統。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醫囑分類包括:
長期醫囑:醫囑自開寫之日起,有效時間在24小時以上,當醫生注明停止時間后失效;
臨時醫囑:醫囑有效時間在24小時以內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一般只執行1次,并應在短時間內執行,有的臨時醫囑須立即執行,有的限定執行時間;
備用醫囑:包括長期備用醫囑和臨時備用醫囑;所述長期備用醫囑指有效時間在24小時以上,需要時使用,醫生注明停止時間醫囑方為失效,并需注明間隔時間;所述臨時備用醫囑是指僅在12小時內有效,必要時使用,只執行1次,過期尚未執行即失效。
本發明利用語音自動識別技術,將手術過程中醫生的口頭臨時醫囑記錄下來,并及時提醒相應醫囑的執行情況,形成閉環管理,可以提升醫院手術業務流程的質控管理,輔助管理醫護人員的工作,并將在復雜手術環境中的醫護人員從大量手工記錄中解脫出來,高效率、全身心專注服務于患者的診療過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實現方式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天長峰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航天長峰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9075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