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集群通信終端觸發TAU的方法、通信系統及相關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089807.1 | 申請日: | 2018-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6210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10 |
| 發明(設計)人: | 陳鋼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能達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36/00 | 分類號: | H04W36/00;H04W68/00;H04W76/27;H04W84/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李慶波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市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集群 通信 終端 觸發 tau 方法 系統 相關 裝置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集群通信終端觸發TAU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判斷集群通信終端是否處于預設狀態并監測集群通信終端是否進行了小區重選的過程,其中預設狀態為集群通信終端處于空閑態且未在組呼業務中;當判斷集群通信終端處于預設狀態,且進行了小區重選的過程,則會觸發TAU的過程,以使寬帶集群核心網獲知集群通信終端當前所在小區的標識信息。通過上述方法,可以較好地實現在集群通信終端處于預設狀態且進行了小區重選的過程時,觸發TAU過程以使寬帶集群核心網及時獲知該集群通信終端所重選的小區對應的標識信息。本申請還提供一種集群通信終端觸發TAU的方法、寬帶集群通信系統及相關裝置。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集群通信終端觸發TAU(Tracking AreaUpdate)的方法、通信系統及相關裝置。
背景技術
在寬帶集群通信中,可按照指定的TA(Tracking Area)列表或小區列表的方式建立組呼。但是這兩種組呼的建立均存在無法規避的缺點,按照TA列表建立組呼的方式則一些情況下會造成資源浪費,而按照小區列表建立組呼的方式則在當集群通信終端所在當前小區不在小區列表內時會導致集群通信終端無法接收到組呼業務。故需要一種可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申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集群通信終端觸發TAU的方法、寬帶集群通信系統及相關裝置,可以在集群通信終端處于預設狀態下進行小區重選時,實現使得寬帶集群核心網獲得所述集群通信終端所在小區的標識信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集群通信終端觸發TAU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判斷所述集群通信終端是否處于預設狀態并監測所述集群通信終端是否進行了小區重選的過程,其中所述預設狀態為所述集群通信終端處于空閑態且未在組呼業務中;
當判斷所述集群通信終端處于所述預設狀態、且進行了所述小區重選的過程,則會觸發TAU過程,向寬帶集群核心網更新所述集群通信終端的信息,以使寬帶集群核心網獲知所述集群通信終端當前所在小區的標識信息,可以根據所述集群通信終端當前所在小區標識信息分配組呼資源。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采用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集群通信終端觸發TAU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到基站所轉發的來自集群通信終端的TAU請求,并獲取所述TAU請求中所包括的集群通信終端當前所在小區的標識信息,其中所述集群通信終端處于空閑態且未在組呼業務中;
響應所述集群通信終端所屬群組的組呼建立請求,發送第二預設消息至所述基站,以使所述基站在所述標識信息所標識的小區上為所述組呼分配資源和/或建立組呼上下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采用的又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通信集群通信終端,所述集群通信終端包括:處理器、存儲器和通信接口,所述處理器連接所述存儲器和所述通信接口;
其中,所述通信接口用于響應所述處理器的指令而傳輸消息;
所述存儲器用于存儲程序數據;
所述處理器用于運行所述程序數據,以執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采用的又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寬帶集群通信系統,所述系統包括:順次連接的集群通信終端、基站和寬帶集群核心網設備;
其中,所述集群通信終端用于在處于預設狀態,且判斷所述集群通信終端進行了小區重選過程時,觸發TAU過程;
所述基站用于與所述集群通信終端建立RRC連接,并為所述集群通信終端和所述寬帶集群核心網轉發消息,并為所述集群通信終端分配通信資源;
所述寬帶集群核心網用于在獲得所述基站轉發的所述集群通信終端TAU請求后,響應所述TAU請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能達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海能達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8980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