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材料二次電子發射特性測量樣品預處理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087187.8 | 申請日: | 2018-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965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7 |
| 發明(設計)人: | 何佳龍;龍繼東;彭宇飛;李杰;楊振;劉平;王韜;李喜;董攀;藍朝暉;鄭樂;劉爾祥;趙偉;楊潔;石金水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流體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23/2202 | 分類號: | G01N23/22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高俊 |
| 地址: | 621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底桶 壓蓋 二次電子發射 加熱裝置 特性測量 樣品預處理裝置 樣品存儲臺 真空腔體 驅動 閘門 抓取 有機沾染物 預處理裝置 揮發性 二次污染 封閉空間 吸附氣體 樣品表面 預處理腔 測量腔 開口端 真空泵 加熱 轉運 開口 | ||
1.一種材料二次電子發射特性測量樣品預處理裝置,包括具有封閉空間的真空腔體(14)及與所述封閉空間相連的真空泵(25),還包括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裝置包括呈桶狀的底桶(10)及作為底桶(10)開口端封板的壓蓋(4),所述加熱裝置位于所述封閉空間內;
還包括安裝于真空腔體(14)上的驅動部(22),所述驅動部(22)通過運動傳遞件(2)與壓蓋(4)相連,所述驅動部(22)用于驅動壓蓋(4)沿著底桶(10)開口端的朝向方向運動;
還包括安裝在壓蓋(4)上的樣品存儲臺(5),在所述壓蓋(4)扣合于底桶(10)開口端上時,所述樣品存儲臺(5)位于底桶(10)與壓蓋(4)兩者所圍成的空間內;
還包括固定于真空腔體(14)上的抓取轉運部(23)及閘門部(24),所述閘門部(24)作為所述封閉空間與真空腔體(14)外側的通道,且所述通道通斷狀態可調;
在樣品存儲臺(5)隨壓蓋(4)在驅動部(22)的作用下由底桶(10)中移出后,所述抓取轉運部(23)抓取樣品存儲臺(5)上的樣品,且抓取轉運部(23)將所抓取的樣品由所述閘門部(24)轉運至封閉空間的外側;
所述加熱裝置用于對底桶(10)與壓蓋(4)兩者所圍成的空間進行加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材料二次電子發射特性測量樣品預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樣品存儲臺(5)呈柱狀結構,且樣品存儲臺(5)的側面上設置有多個插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材料二次電子發射特性測量樣品預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部(22)驅動壓蓋(4)做直線往復運動,抓取轉運部(23)驅動其上的抓取端做直線往復運動,抓取轉運部(23)與閘門部(24)在真空腔體(14)上呈正對設置關系。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材料二次電子發射特性測量樣品預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桶(10)及壓蓋(4)上均設置有隔熱層,在壓蓋(4)以作為底桶(10)開口端封板與底桶(10)配合后,底桶(10)與壓蓋(4)兩者上的隔熱層圍成封閉的空間,所述樣品存儲臺(5)位于所述封閉的空間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材料二次電子發射特性測量樣品預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桶(10)的側壁為包括外筒(11)及內筒(9)的間壁式結構,所述外筒(11)套設在內筒(9)的外側,外筒(11)與內筒(9)之間具有間隙,所述側壁還包括作為所述間隙上端封板的水冷上堵板(8)及作為所述間隙下端封板的水冷下堵板(12),所述水冷上堵板(8)、水冷下堵板(12)、外筒(11)、內筒(9)四者圍成冷卻水容納腔,還包括一端與冷卻水容納腔相連的進水管(17)及一端與冷卻水容納腔相連的出水管(18)。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材料二次電子發射特性測量樣品預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桶(10)通過多根桿件固定于真空腔體(14)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材料二次電子發射特性測量樣品預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裝置為電加熱裝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材料二次電子發射特性測量樣品預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作為真空腔體(14)局部壁面的觀察窗,所述觀察窗的材質為可透光材料,且所述觀察窗作為真空腔體(14)上的可拆卸壁面或可打開壁面。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材料二次電子發射特性測量樣品預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安裝在真空腔體(14)上的放氣閥(21)。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材料二次電子發射特性測量樣品預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測量加熱裝置溫度的熱電偶(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流體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流體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8718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