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配電網儲能設備的定容方法、裝置、設備和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087010.8 | 申請日: | 2018-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9362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1 |
| 發明(設計)人: | 曾偉東;廖威;舒舟;陽浩;李志鏗;楊文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供電局有限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3/00 | 分類號: | H02J3/00;H02J3/28;H02J3/48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寧 |
| 地址: | 518021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配電網 設備 方法 裝置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配電網儲能設備的定容方法、裝置、設備和存儲介質,該方法包括:根據電網側的最低削峰率要求,獲取在預設運行周期內待供電區域對電網側的最大負荷功率,確定待供電區域當前迭代次數下對電網側產生的最大能量傳輸功率;根據運行周期內待供電區域對電網側的負荷需求曲線以及當前迭代次數下的最大能量傳輸功率,確定運行周期內儲能設備所需的第一儲能充放電功率曲線,并根據第一儲能充放電功率曲線計算運行周期內儲能設備的第一耗能總量和第一供能總量;根據第一耗能總量、第一供能總量以及當前迭代次數下的最大能量傳輸功率,確定儲能設備的目標容量。本發明能夠提高儲能設備的削峰效果,并保證儲能設備的供能可靠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配電網儲能設備的定容方法、裝置、設備和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儲能是能源互聯網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可再生能源利用、分布式發電及微網等領域必不可少的支撐技術。儲能技術的應用貫穿于電力系統發電、輸電、配電、用電的各個環節,可以緩解高峰負荷供電需求,提高現有電網設備的利用率和電網的運行效率,并且能夠有效應對電網故障的發生,提高電能質量和用電效率,從而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可靠供電和高效用電的要求。基于儲能設備的重要性,對儲能設備定容成為必不可少的環節。
目前在儲能應用領域里,較為通用的儲能設備定容理論是在指定的運行周期內,假定儲能設備的充電量與放電量相等,且在不考慮裕度的情況下,確定儲能設備的放電量數值為儲能設備的配置容量,從而實現在該儲能設備應用的情況下,能夠削減系統的尖峰負荷值、負荷曲線平緩化等目的。
但是,傳統的儲能設備定容方案,其確定的儲能設備的容量不準確,從而導致在主電網側斷電、儲能設備為用電終端供電時容易帶來供電不正常的風險,且對主電網側的用電負荷削峰效果較差。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現有技術中確定的儲能設備的容量不準確以及對主電網側的用電負荷削峰效果較差的問題,提供一種配電網儲能設備的定容方法、裝置、設備和存儲介質。
一種配電網儲能設備的定容方法,包括:
根據電網側的最低削峰率要求,獲取在預設運行周期內,待供電區域對電網側的最大負荷功率,并根據所述待供電區域對電網側的最大負荷功率確定所述待供電區域當前迭代次數下對電網側產生的最大能量傳輸功率;
執行第一操作,其中,所述第一操作包括:根據所述運行周期內所述待供電區域對電網側的負荷需求曲線以及當前迭代次數下的最大能量傳輸功率,確定所述運行周期內所述待供電區域的儲能設備所需的第一儲能充放電功率曲線,并根據所述第一儲能充放電功率曲線計算所述運行周期內所述儲能設備的第一耗能總量和第一供能總量;
根據所述第一耗能總量、所述第一供能總量以及當前迭代次數下的最大能量傳輸功率,確定所述儲能設備的目標容量。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根據所述運行周期內所述待供電區域對電網側的負荷需求曲線以及當前迭代次數下的最大能量傳輸功率,確定所述運行周期內所述待供電區域的儲能設備所需的第一儲能充放電功率曲線,包括:
根據所述運行周期內所述待供電區域對電網側的負荷需求曲線、所述儲能設備的充電時段、所述儲能設備的放電時段、當前迭代次數下的最大能量傳輸功率以及所述儲能設備的當前運行模式,計算所述第一儲能充放電功率曲線。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根據所述第一耗能總量、所述第一供能總量以及所述最大能量傳輸功率,確定所述儲能設備的目標容量,包括:
根據所述第一耗能總量和第一供能總量的大小,調整所述最大能量傳輸功率,得到下一迭代次數下的最大能量傳輸功率,并返回執行所述第一操作,得到新的第一儲能充放電功率曲線下所述儲能設備的新的第一耗能總量和新的第一供能總量,直至所述新的第一耗能總量等于新的第一供能總量為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供電局有限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深圳供電局有限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8701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