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纖發光結構及藥水打點加工方法及藥水打點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085166.2 | 申請日: | 2018-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4317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31 |
| 發明(設計)人: | 黃利軍;汪毅忠;李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利軍 |
| 主分類號: | G02B6/04 | 分類號: | G02B6/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三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51 | 代理人: | 成實;饒振浪 |
| 地址: | 510890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纖 發光 結構 藥水 打點 加工 方法 裝置 | ||
1.一種藥水打點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浸泡箱(11),設置在浸泡箱(11)側壁上端位置且與浸泡箱(11)相連通的至少一個稀釋液入口(12),設置在浸泡箱(11)底端且與浸泡箱(11)固為一體的進酸打點結構,設置在浸泡箱(11)的下側面且貫穿浸泡箱(11)的兩個排液孔(13),以及與排液孔(13)相連接的排液管(14);所述稀釋液入口(12)上還連接有進液管(15);所述進酸打點結構由與浸泡箱(11)固為一體的出酸箱(16),設置在出酸箱(16)內部下端的空腔(18),固定在出酸箱(16)的內壁上且位于空腔(18)上方的若干個平行的出酸槽(17),以及設置在出酸箱(16)的側壁上且分別與空腔(18)相連通的進酸管(19)和出酸管(20);所述出酸槽(17)的槽寬為1-5mm,該出酸槽(17)的頂端與浸泡箱(11)相連通、底端與空腔(18)相連通;進酸管(19)和出酸管(20)上分別設置有一個陶瓷閥(21);所述出酸槽(17)的頂端開口位置高于浸泡箱(11)內壁底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藥水打點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14)由與排液孔(13)相連接的豎管以及與豎管相連接的橫管組成,且整體呈“L”型,在橫管與豎管的連接位置處還向下設置有一個半圓凹槽(22);所述排液管(14)、進酸管(19)以及出酸管(20)的制作材料為陶瓷或玻璃或聚四氟乙烯,浸泡箱(11)和出酸箱(16)的制作材料為陶瓷或玻璃或聚四氟乙烯。
3.基于權利要求2所述的藥水打點裝置生產的一種 光纖發光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片(1),設置在反射片(1)上的光纖層,與光纖層相連接的光源,設置在光纖層上側的小孔,設置在光纖層與反射片(1)之間的底層透明膠水層(6),以及設置在光纖層上側的頂層透明膠水層(7);所述光纖層由若干根光纖組成,該光纖的前段為發光面,后段為引光線,光纖的發光面固定在反射片(1)上,引光線端部與光源相連接;所述小孔為剝除光纖涂覆層后形成的小孔,且該小孔背向反射片(1)設置;所述小孔通過藥水打點裝置打點形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光纖發光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纖為左光纖(2)或右光纖(3)或左光纖(2)以及右光纖(3)的組合;所述光源則為與左光纖(2)相連接的左光源(4)和與右光纖(3)相連接的右光源(5);所述左光源(4)與右光源(5)的數量至少為一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光纖發光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纖的發光面的前端固定在反射片(1)上的任意一端,并沿該反射片水平鋪設,相鄰的兩根光纖的發光面之間相互平行,且相鄰兩根光纖的發光面之間的間距為0-2cm。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光纖發光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層透明膠水層(7)的上側面為平面,且該頂層透明膠水層(7)與光纖的最近點的距離為0-5mm。
7.基于權利要求3-6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光纖發光結構的藥水打點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根據需求裁剪反射片;
(2)在反射片的上表面涂抹透明膠水并將光纖布線并通過該透明膠水固定在反射片上,再通過自然通風或低溫干燥使得透明膠水凝固成底層透明膠水層;
(3)在光纖的上側涂抹透明膠水并將其上表面抹平,抹平后的透明膠水的上表面與光纖的最近點的距離為1-3mm,再通過自然通風或低溫干燥使得透明膠水凝固成頂層透明膠水層;
(4)將頂層透明膠水層向下放置在藥水打點裝置中進行打點以在光纖的上側面形成若干小孔;
(5)打點完畢后再次在光纖的上表面涂抹透明膠水,并使得該透明膠水的上表面平齊并與光纖的最近點的距離為0-5mm,再通過自然通風或低溫干燥使得透明膠水凝固成新的頂層透明膠水層;
(6)將光纖的端部與光源相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藥水打點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的布線是通過手工或排線機或布線機或改進型織布機完成的。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藥水打點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步驟(3)以及步驟(5)中所述的低溫干燥的加熱溫度為70-85℃,干燥時間為1-2小時;所述的通風是指將產品放置于常溫通風的環境中靜置3-5小時;所述底層透明膠水層和頂層透明膠水層為液體膠水或固體膠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利軍,未經黃利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8516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