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疾病的智能系統貼膏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079611.4 | 申請日: | 2018-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766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9 |
| 發明(設計)人: | 左耀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左耀武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 | 分類號: | A61K36/899;A61K36/8967;A61K36/904;A61K36/752;A61K36/8964;A61K9/70;A61P11/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44103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貼膏 智能系統 自動動態 制備 配方 鼻炎 軟膏 痤瘡 濕疹 病因病機 局部患處 一體系統 整體調控 整體調理 祛邪扶正 阿是穴 大椎穴 神闕穴 銀屑病 涌泉穴 智能化 膻中穴 便秘 穴位 眩暈 痔瘡 痹證 辨證 煎煮 咳喘 氣機 貼敷 涂敷 俞穴 三位一體 肥胖 發熱 病變 感冒 中藥 暢通 疾病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動動態化辨證治療疾病的智能系統貼膏及其制備方法,針對各種疾病的病因病機,分別選用不同配方的中藥,經煎煮等步驟制成不同配方的貼膏和\或軟膏,分別貼敷于人體上部(大椎穴)、中部(膻中穴、神闕穴和\或各臟俞穴)、下部(雙涌泉穴)和\或涂敷于病變局部患處(阿是穴)的相關穴位,通過上、中、下組成的“三位一體”的整體施治貼膏系統,依托人體自身五臟一體系統的自動動態化整體調控機制,實現智能化地辯證施治。本發明智能系統貼膏,具有祛邪扶正,升清降濁,暢通氣機,整體調理的功效,主治:各科各種常見病證,見感冒、發熱、咳喘、泄瀉、便秘、肥胖、痹證、眩暈、鼻炎、痔瘡、痤瘡、濕疹、銀屑病等病證。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動動態化辨證治療疾病的智能系統貼膏,還涉及上述系統貼膏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市售及各類文獻所載的現有治療疾病的外用貼膏,其不足之處在于:①無中醫專業知識的人應用時,難以正確地辯證分型治療,出現錯治、誤治、過治的情況。因為給患者貼敷治療時,需要按疾病的寒、熱、燥、濕、滯、郁等病性病機,進行辨證分型治療;②治療時不能根據疾病動態變化情況,隨時調整治療的法則和方案,難以進行及時、同步、準確地辯證施治。所以醫者應以整體觀念為指導,充分考慮疾病的動態變化,參考五行的生克乘侮,六經及三焦、衛氣營血的傳變規律等,把握疾病的先機,根據病情變化,及時準確辯證施治,掌握有利時機,爭取主動,力求及時控制病情的發展變化,實現“未病先防,既病防變,既變防傳,瘥后防復”;③只局限于單一穴位或一組穴位的局部貼敷治療,而沒有注重全面系統性整體治療。因為任何疾病都是整體功能狀態失調在全身或局部的反應,不能只注意到局部片面的、當前的、明顯的病變,而忽視從疾病的前因后果、發展演變等方面進行整體地系統性綜合考慮。
陰陽學說在中醫學的應用
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構成人體的臟腑經絡形體組織可以根據其所在部位、功能特點劃分陰陽。陰陽之間的運動變化,包括陰陽之間相互交感、相互對立、互根互用、制約消長及相互轉化的關系。中醫學將人體與大自然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機體內部以及機體與環境之間必須保持陰陽的平衡。陰陽平衡和諧,臟腑經絡功能正常,氣血運行有序,形神相得,則人體保持健康狀態。平衡的破壞意味著疾病的發生,陰陽偏盛所形成的病證是實證。陰偏盛導致實寒證,陽偏盛導致實熱證;陰陽偏衰所形成的病證是虛證。陰偏衰導致虛熱證,陽偏衰導致虛寒證。因而調整陰陽,瀉其有余,補其不足,恢復陰陽的協調平衡,是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
五行學說在中醫學的應用
中醫學運用五行學說,將人體的內臟分別歸屬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來分析五臟的生理功能。如:肝屬木,故肝喜調達而惡抑郁,有疏通氣血、調暢情志功能;心屬火,故心主血脈以維持體溫恒定、主神明以為臟腑之主;脾屬土,故脾運化水谷,化生精微以營養臟腑形體;肺屬金,故肺性清肅、有肅降功能;腎屬水,故腎性蟄藏,有藏精、主水功能。運用類比的方法,演繹推理將人體的形體(五臟、六腑、五體、五脈等)、官竅、精神、情志等分歸于五臟,同時又將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氣、五色、五味等與五臟聯系起來,構建了以五臟為中心的天人相應的五臟一體系統,將人體內外環境聯結成一個密切聯系的整體。相互收受通應。
一.運用五行相生理論,說明五臟之間相互資生和促進的生理關系,以維持體內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木生火,即肝生心,肝藏血,調節血量,可助心行血;肝主疏泄,調暢情志,與心主神明關系密切。火生土,即心生脾,心陽能溫煦脾氣,加強脾的運化功能。土生金,即脾生肺,脾主運化,化生精微以充養肺氣;金生水,即肺生腎,肺氣布津,滋養腎陰;肺氣肅降,助腎納氣。水生木,即腎生肝,腎精化血養肝;腎陰助肝陰以防肝陽上亢。
二、運用五行相克的理論,說明五臟之間相互制約和抑制的生理關系,以維持體內生理功能的平衡協調和有序狀態。如木克土,即肝克脾,肝氣疏泄,以防脾氣的壅滯,有利于脾的正常運化;土克水,即脾克腎,脾能運化水濕,脾氣調節腎水;水克火,即腎克心,腎水上可制約心火;火克金,即心克肺,心火可制約肺氣;金克木,即肺氣克肝,肺氣清肅,可抑制肝陽之上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左耀武,未經左耀武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7961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卑惵的藥物
- 下一篇:一種玫瑰精油香薰頸椎枕枕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