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稅務系統的多CA并發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077429.5 | 申請日: | 2018-09-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746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5 |
| 發明(設計)人: | 孫宇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孫宇翔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G06Q40/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3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采集模塊 稅務系統 發票數據 銀行數據 并發 身份認證信息 數據保密 雙向通信 統一認證 信息同步 輸出端 輸入端 泄露 篡改 采集 增設 通信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稅務系統的多CA并發裝置,所述裝置包括CA服務器、若干CA認證模塊、銀行數據采集模塊和發票數據采集模塊;所述CA服務器與CA認證模塊相互通信;所述CA認證模塊分別與銀行數據采集模塊和發票數據采集模塊雙向通信,通過輸入端接收所述銀行數據采集模塊和發票數據采集模塊采集的數據;通過輸出端將身份認證信息同步至所述CA服務器。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增設了多個與傳統CA用處相同、可實現與稅務系統CA服務器信息同步的CA認證模塊;該CA認證模塊一一經過CA服務器的統一認證,符合稅務系統要求的數據保密級別,保障了稅務系統的信息不被泄露的同時,保護了納稅人的信息不受破壞和篡改。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基于稅務系統的多CA并發裝置。
背景技術
稅務系統信息化建設是我國稅務大規模信息化建設的主線。隨著信息化建設的大規模開展及逐漸走向成熟,稅務系統信息化成為當今信息時代的必然要求。近幾年,基于稅務系統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上至中大型企業下到個體用戶,對稅務系統的訪問量和業務需求有增無減。為此對稅務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障信息安全性、無漏洞的前提下,應不斷提高用戶的體驗度。
大規模的信息化建設使得稅務系統的IT運行環境十分復雜。在硬件方面有大型機、中型機、小型機、PC服務器、PC機、路由器、交換機、光端機、網閘、磁盤存儲設備、不間斷電源及機房空調等設備。這種復雜的運行環境大大增加了稅務系統運維部門的難度和復雜度。
在目前的稅務系統運行環境中,有的硬件設備承載著多種應用系統,有的應用系統之間相互聯系。當對這樣的設備或系統進行配置更改時,就會同時影響到其他相關的系統。而這樣的變更事件經常發生,如何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實施變更,并且將對其他系統的影響降到
現有的稅務系統利用CA服務器對用戶身份進行鑒別與保護,彌補了非法進入盜用用戶信息和數據的缺失,增強了保密性與完整性。用戶可以通過非唯一的CA服務器輸入相應的密鑰就可以查閱信息和業務辦理,通過這樣的途徑來達到保護數據不被非法人竊取。
稅務系統是納稅人利用電子申報系統即報稅自動化的信息管理系統履行報稅義務的一種報稅方法。電子申報系統依據使用設備的不同,目前分為電話報稅、報稅機報稅和微機報稅三種報稅方式。然而不管是哪種方式,納稅用戶應在與市地稅局聯網的銀行開設納稅賬號,并依靠人工去地稅國稅局的稅務系統上去查看信息和業務辦理。
稅務系統僅有一個用戶CA工作,完成數據導出;操作流程繁瑣、花費時間長且人力成本高。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稅務系統的多CA并發裝置,以電子稅務為基本平臺,設置多個CA,很好的保護了納稅人的信息不受破壞和篡改的同時,用戶無需花費時間前往稅務大廳查詢、辦理業戶,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人力資源和經濟支出。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基于稅務系統的多CA并發裝置,其改進之處在于:所述裝置包括CA服務器、若干CA認證模塊、銀行數據采集模塊和發票數據采集模塊;所述CA服務器與CA認證模塊相互通信;所述CA認證模塊分別與銀行數據采集模塊和發票數據采集模塊雙向通信,通過輸入端接收所述銀行數據采集模塊和發票數據采集模塊采集的數據;通過輸出端將身份認證信息同步至所述CA服務器。
優選的,所述CA服務器作為稅務系統的CA服務器,用于實施CA認證模塊的統一管理;
所述CA認證模塊已被CA服務器授權,用于驗證訪問用戶的身份信息;
所述銀行數據采集模塊,用于采集用戶的銀行交易信息;
所述發票數據采集模塊,用于從稅務系統上讀取發票數據。
優選的,所述CA服務器包括存儲單元和檢測單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孫宇翔,未經孫宇翔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7742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