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壩后式過魚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073079.5 | 申請日: | 2018-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353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航;付俊峰;黃保童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2B8/08 | 分類號: | E02B8/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魚池 上游 魚類 擋水建筑物 整體穩定性 壩后背管 水利設備 主體結構 裝置實現 可調節 傾斜段 壩體 穿過 施工 | ||
1.一種壩后式過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游閘門(1)、中部閘門(2)、下游閘門(3)、過魚管道(4)、鎮墩(5)、支墩(6)、第一層套管(7)、第二層套管(8)、下游集魚池(10);所述第一層套管(7)設置在壩體(13)上方,第一層套管(7)連接著壩體(13)壩面位置設有支墩(6),第一層套管(7)的上方設置過魚管道(4),第二層套管(8)設置在過魚管道(4)的內側,下游集魚池(10)布置在下游閘門(3)的入水端,過魚管道(4)和第一層套管(7)的上游進水口處設置上游閘門(1),過魚管道(4)和第一層套管(7)的中部設置中部閘門(2),過魚管道(4)和第一層套管(7)的下游出水口處設置下游閘門(3),中部閘門(2)和下游集魚池(10)連接著第二層套管(8),上游閘門(1)與中部閘門(2)之間設有鎮墩(5),下游集魚池(10)上設有鎮墩(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壩后式過魚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上游可調節集魚池(9),上游可調節集魚池(9)設置公扣與壩體(13)上的母扣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壩后式過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可調節集魚池(9)、下游集魚池(10)采用透氣網狀結構且設有蓋子;其中上游可調節集魚池(9)的蓋子位于靠近壩體(13)一側,下游集魚池(10)的蓋子位于頂面。
4.一種使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壩后式過魚裝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魚類從下游到上游:
上游閘門(1)、中部閘門(2)關閉,下游閘門(3)打開,下游集魚池(10)內水位與下游水位齊平,誘導魚類進入下游集魚池(10);魚類進入后關閉下游閘門(3),打開中部閘門(2)中第二層套管(8)的位置,使中部閘門(2)上游面阻擋的水流通過第二層套管(8)進入下游集魚池(10),接著全部打開中部閘門(2),中部閘門(2)上游面阻擋的水流能通過過魚管道(4)和第二層套管(8)共同進入下游集魚池(10),接著將上游閘門(1)打開至第一層套管(7)位置,上游水流通過第一層套管(7)流入下游集魚池(10);下游集魚池(10)中的水會流入過魚管道(4),當過魚管道(4)內水位逐漸上升到與上游水位齊平后,完全打開上游閘門(1),過魚管道(4)、第一層套管(7)與上游水連通,誘導魚類,使其游入上游可調節集魚池(9)或上游;打開和蓋合上游可調節集魚池(9)的蓋子實現魚類的進入和存放;
魚類從上游到下游:
中部閘門(2)打開,上游閘門(1)、下游閘門(3)關閉,接著打開上游閘門(1)到第一層套管(7)位置,使上游水量通過第一層套管(7)進入管道內并逐漸充滿過魚管道(4),接著完全打開上游閘門(1),上游魚類進入上游閘門(1)后,關閉上游閘門(1),魚類游至下游集魚池(10)或者打開下游閘門(3)使魚類游出到達下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73079.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海漫
- 下一篇:一種適用于應急泄洪的豎縫式魚道及其運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