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菌渣栽培雙孢蘑菇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072934.0 | 申請日: | 2018-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061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8 |
| 發明(設計)人: | 倪棟;楊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倪棟 |
| 主分類號: | A01G18/40 | 分類號: | A01G18/40;A01G18/50;A01G18/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榮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梁永昌 |
| 地址: | 221006 江蘇省徐***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菌渣 雙孢蘑菇 污染環境問題 栽培 培養料堆制 培養料配方 出菇管理 生態效益 重量配比 杏鮑菇 滅菌 牛糞 石膏 裝袋 再生產 磷肥 石灰 發酵 食用菌 接種 冷卻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菌渣栽培雙孢蘑菇的方法,本發明配料按照重量配比為杏鮑菇菌渣50~65份、牛糞35~40份、磷肥0.5~1.5份、石灰0.8~1.2份及石膏0.8~1.2份,本發明包括以下步驟:1)菌渣培養料配方;2)培養料堆制發酵;3)裝袋;4)滅菌和冷卻;5)接種;6)出菇管理。本發明既解決了菌渣的污染環境問題,又循環用于食用菌再生產,降低生產成本,還可以產生很好的生態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雙孢菇種植領域,具體是指一種利用菌渣栽培雙孢蘑菇的方法。
背景技術
工廠化栽培的杏鮑菇,一次出菇采收后,二次出菇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高,而一次采菇后,菌渣中仍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其它營養成分,如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微量元素等,可以作為食用菌栽培基質、肥料、飼料、沼氣原料和燃料等方面原材料開發。我國杏鮑菇工廠化生產規模日產量早已超1000t,由此產生了大量的菌渣。目前,這些菌渣廢料沒有得到合理的應用,同時也造成了環境污染。若將這些菌渣循環用于食用菌再生產,即可降低生產成本,還可以產生很好的生態效益。
發明內容
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菌渣栽培雙孢蘑菇的方法,其節約資源,即可降低生產成本,又產生很好的生態效益。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利用菌渣栽培雙孢蘑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菌渣培養料配方:按照重量配比,取杏鮑菇菌渣50~65份、牛糞35~40份、磷肥0.5~1.5份、石灰0.8~1.2份及石膏0.8~1.2份,杏鮑菇菌渣進行粉碎、過篩和曬干,牛糞、石灰及石膏也要先晾曬;
2)培養料堆制發酵:先將主料杏鮑菇菌渣和牛糞分別建堆預濕,少量多次淋水直至含水量達到飽和,堆8~10天后,按配方將菌渣分別再與牛糞、磷肥、石灰及石膏拌勻,分層堆料,調節水分至72%~74%,翻堆3~4次,在室外堆肥發酵16~20天;
3)裝袋:發酵好的培養料調節水分至65%~70%,菌袋選用17cm×33cm的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裝干料0.75kg,要求松緊適宜;
4)滅菌和冷卻:將料袋搬放到滅菌池內,擺放整齊,菌袋間稍留間隙讓氣流流通,常壓滅菌要求溫度升到100℃后維持14~16小時,滅菌完畢,待自然降溫到可人工操作,將栽培袋從滅菌池搬運到提前準備好的菇棚繼續自然降溫;
5)接種、覆土和騷菌:待栽培袋料溫降到28~32℃左右時,開始搶溫接種,菌絲基本長滿袋后,將菌袋置于菇床上進行覆土,選擇大田表層30cm以下土,1:1摻混東北草炭土,用3%石灰、5%甲醛和500倍咪酰胺噴霧消毒,悶堆5天后使用,覆土厚度為2~4cm,覆土3天后,菌絲爬上土層,利用小釘耙,輕輕騷動土層,讓菌絲均勻分布于土層,刺激它縱向和橫向生長;
6)出菇管理:土縫現出黃豆大小菇蕾后,保持空氣相對濕度85%~90%,溫度控制在15℃~20℃,每天開窗通風,菌蓋充分長大而未開傘時及時采摘,第一潮菇采收后及時把殘留在覆土層的菇柄清除干凈,以防引起污染,補土養菌2~3天后,根據覆土濕度和菌絲生長的情況,噴結菇水,并通風,以促進第二潮菇形成,每隔7~10天采一潮菇。
作為改進的,步驟4)中,所述的常壓滅菌開始的同時,用來發菌和接種的菇棚需用甲醛+高錳酸鉀熏蒸或一熏凈點燃熏蒸,對環境進行殺菌、殺蟲,做好接種前的準備。
作為改進的,在步驟5)中,接種人員進入接種帳內前,要更衣,用酒精擦拭雙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使菌渣循環用于食用菌再生產,即可降低生產成本,還可以產生很好的生態效益,同樣減輕了環境污染,經過簡單處理的菌渣栽培雙孢蘑菇,與常規生產配方相比,具有成本低、菌絲生長快、產量高等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倪棟,未經倪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7293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