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藍色織物及其染色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072461.4 | 申請日: | 2018-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524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2 |
| 發明(設計)人: | 嚴濤海;時雅菁;李永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閩江學院 |
| 主分類號: | D06P3/04 | 分類號: | D06P3/04;D06P3/60;D06P1/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林祥翔;黃以琳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染色工藝 感光 顯色 化學染色法 技術效果 染色織物 晾干 工藝流程 顯色法 配漿 陰干 浸泡 美感 曝光 環保 | ||
發明人提供了一種藍色織物及其染色工藝,所述染色工藝包括以下步驟:配漿、浸泡、晾干、曝光、顯色、陰干。本發明利用感光顯色法,將滕氏藍感光顯色于織物上,能達到傳統藍染的技術效果,使染色織物呈現出自然、隨意、質樸的美感。同時,工藝流程簡單,價格低廉,較化學染色法環保。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織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藍色織物及其染色工藝。
背景技術
藍染是一種古老的印染工藝,指用藍草等植物原料制成的染料給布料上色,印成的布被稱為藍印花布或藥斑布。藍染最早出現于秦漢時期,人們發現可以使用植物對織物進行染色,而且使用這個方法可以染出色澤很好的織物。藍染目前由于植物原料的限制,染色過程為手工操作,過程繁雜、耗時較多、生產量有限,不能滿足市場上對具有自然、隨意、質樸美感的藍染面料的需求。
發明內容
為此,需要提供一種新染色工藝,彌補藍染工藝中耗時太長的問題,也能夠呈現藍染的色彩效果,讓織物呈現出穩定的色彩以及自然、隨意、質樸的美感。
為實現上述目的,發明人提供一種藍色織物的染色工藝,所述染色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配漿:將鐵氰化鉀、檸檬酸鐵在水中混合得到感光染色劑;所述鐵氰化鉀、檸檬酸鐵與水的質量比為6-10:18-24:150-200;
浸泡:將織物浸泡于感光染色劑中,浸泡時間為30分鐘以上;
晾干:將浸泡后織物取出后晾干;
曝光:晾干后織物在紫外燈下進行曝光紫外燈的照度為30-60uW/cm2,曝光時間為30-60分鐘;
顯色:將曝光后織物晾干后進行水洗,使織物顯出藍色;
陰干:將顯色的織物進行陰干,得到所述印花織物。
所述染色工藝的配漿、浸泡、晾干、顯色和陰干步驟都在無紫外線的環境中進行。
曝光步驟中,過量的照射紫外線會損傷織物,紫外強度控制30-60uW/cm2曝光時間控制在30-60分鐘內,不會對織物,特別是絲織物造成損傷,顯色效果好,色牢度提高,不易被洗掉。
進一步地,所述配漿步驟,還包括向所述感光染色劑中加入勻染劑和固色劑;所述固色劑的加入量為質量百分比0.6-1%感光染色劑,所述勻染劑的加入量為質量百分比0.2-1.0%感光染色劑;加入勻染劑和固色劑過程不停攪拌感光染色液。
進一步地,所述配漿步驟,所述鐵氰化鉀、檸檬酸鐵與水的質量比為8:20:172。
進一步地,所述配漿步驟,所述感光劑由質量百分比20%的鐵氰化鉀溶液與質量百分比8%的檸檬酸鐵溶液混合得到,所述鐵氰化鉀溶液與所述檸檬酸鐵溶液的質量比為1:1。
進一步地,所述顯色步驟,還包括在水洗前用質量百分比0.5-1.5%的過氧化氫溶液進行浸泡。過氧化氫的作用是能夠加速顯色。
進一步地,所述織物為棉、亞麻、苧麻和絲綢織物。
發明人還提供了一種藍色織物,所述藍色織物為上述染色工藝制備的織物。
區別于現有技術,上述技術方案利用感光顯色法,將滕氏藍感光顯色于織物上,能達到傳統藍染的技術效果,使染色織物呈現出穩定的藍色與自然、隨意、質樸的美感。同時,工藝流程簡單,價格低廉,較化學染色法環保。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所制備未經固色處理的藍色染色絲織物圖;
圖2為實施例2所制備經固色處理的藍色染色絲織物圖;
圖3為實施例3所制備未經固色處理的藍色染色棉織物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閩江學院,未經閩江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7246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