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手勢控制的新型學習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070443.2 | 申請日: | 2018-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757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22 |
| 發明(設計)人: | 何艷玲;王旭;黃凱;宋日輝;周馭讓;趙惠;張藝斕;林鎮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何艷玲 |
| 主分類號: | G06F3/01 | 分類號: | G06F3/01;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陳偉斌 |
| 地址: | 510275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勢控制 學習系統 視頻流 視頻流處理 攝像頭 多幀圖片 交互技術 控制終端 實時位置 手部識別 手部運動 手勢識別 圖像處理 學習效率 手部 逐幀 手勢 視頻 捕捉 學習 引入 分析 圖片 | ||
本發明涉及視頻流處理技術及圖像處理的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基于手勢控制的新型學習方法。該方法包括:步驟1:通過攝像頭捕捉包含學習者在內的視頻;步驟2:通過對視頻流的圖片進行逐幀的手部識別,得到手部的實時位置;步驟3:分析視頻流中連續多幀圖片的數據,識別手部運動,實現手勢識別;步驟4:使用識別得到的手勢,控制終端。本發明將手勢控制交互技術引入學習系統,讓學員能夠更加快捷、方便、高效的操作學習系統,提高學員的學習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視頻流處理技術及圖像處理的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基于手勢控制的新型學習方法。
背景技術
學習系統建設是學習的重要任務和重要工作。學習系統一般包含以下幾個模塊:資訊門戶板塊(學習信息的載體,用于傳播關于民情的有關資訊)、組織生活板塊(讓廣大學員用戶能夠通過多種方式來參與組織生活,真正實現組織生活“無處不在”)、簽到板塊(用于考察學員的學習情況)、交流討論板塊(提供學員、群眾之間的交流互動的場所)。
學習系統內部的功能豐富、用戶需求眾多,從而引發了高頻且復雜的交互需求。傳統學習的模式是“一張報,一支筆,一張嘴”,該模式不僅耗時耗力,交互模式單一,還往往容易導致學員無法及時獲取最新資訊和學習內容,上級無法有效掌握學員的學習情況,以及學員的學習互動性、深入性不佳等問題。隨著互聯網大潮的到來,學習工作更多被搬到了計算機等其他終端設備上,目前已有研究人員嘗試采用智能設備、交互技術,大數據等形式改善學習系統,增強學員在使用學習系統過程中的互動性,提高學習和使用效率。
近年來,隨著圖像識別、視頻流技術的不斷成熟,越來越多的手勢控制和手勢識別技術被運用在了多媒體交互系統上。用戶通過手勢對交互系統進行控制或者信息輸入,一來降低了交互過程中復雜的視覺顯示成本,大大提升多媒體信息顯示的容納空間,二來用戶不僅在控制系統方面提升了效率,而且在系統交互綜合技術的作用下,往往能夠更加深入的吸收和學習,其中,視頻流、圖像識別技術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視頻流技術(Video Streaming Technologies)是一種數據傳輸技術,視頻數據經過編碼,壓縮后通過網絡進行傳輸。主流的視頻、音頻數據傳輸的協議是 RTP協議。
手勢識別是一種基于圖像識別的人體行為識別技術,交互設備通過RGB攝像頭、紅外攝像頭等攝像設備獲取視頻圖像信息,并將數據傳輸至計算機。計算機通過一些圖像預處理技術(例如圖像去噪、平滑、變換),加強圖像的重要特征,而后通過監督分類算法對圖像進行分類,從而達成識別和定位人體信息。在獲取人體位置的基礎上,
通過視頻流和手勢識別處理技術,基于學習學習場景的用戶,可以在學習與控制系統的過程中使用手勢進行人機交互,從而極大的提升信息交流和效率并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和互動性。
現有技術的缺陷是,沒有視頻流和手勢識別處理技術,僅能通過語音進行人機交互,信息交流的效率較低,學習的積極性和互動性也較低。
沒有事先對人像進行識別,因此攝像頭捕捉到的所有手勢都會被納入機器的分析范圍,一方面造成分析困難,降低了學習系統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無法排除使用者作弊的可能,旁人可以輕易的幫助使用者通過學習系統的考試等。
沒有結合人眼定位,使得機器實際操作過程中,無法像現實中一樣眼到即可,還需要手到,非常不便。同時,僅僅是手部動作不需要學習系統使用者全神貫注,使用者非常容易走神,在觀看或使用學習系統時,很可能只是動作到位,而眼神和腦子沒有到位。
通常是手勢輪廓轉變為機器中的邏輯坐標,而這要求使用者手勢動作幅度必須與實際相符,比如面對著較大、較高的機器,使用者若要點擊右上角的東西,就得將手實際伸到右上角,對部分身高低于平均水平的使用者而言,非常吃力,這樣的用戶交互即使是正常人也不會覺得友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何艷玲,未經何艷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7044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眼球追蹤交互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用于生成觸覺效果的系統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