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含水邊坡的支護裝置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067145.8 | 申請日: | 2018-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5675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9 |
| 發明(設計)人: | 趙雨霞;劉紅巖;芮大虎;徐能雄;別青城;葛紫微;祝鳳金;李永磊;趙彩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 主分類號: | E02D17/20 | 分類號: | E02D17/20;E02D5/7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封明艷 |
| 地址: | 10008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套 橫向鋼筋 調整桿 柱體 縱向鋼筋 支護裝置 螺紋孔 邊坡 盲孔 錨柱 通孔 軸承 內螺紋連接 表面設置 活動插接 內部設置 生態環境 網狀排列 垂直的 搭接處 防護網 壓塊軸 墊塊 掛接 錨頭 通槽 壓接 壓塊 軸接 水土流失 貫通 施工 配合 改進 | ||
1.一種高含水邊坡的支護裝置,包括若干個網狀排列的橫向鋼筋(1)和縱向鋼筋(2),其特征在于:橫向鋼筋(1)和縱向鋼筋(2)的搭接處設置有錨柱(3),錨柱(3)包括柱體(4),柱體(4)的底部固定有錨頭(5),柱體(4)的內部設置有盲孔(6),盲孔(6)內活動插接有內套(7),內套(7)上設置有相互垂直的兩個通孔(8),柱體(4)的表面設置有與兩個通孔(8)相配合的通槽(9),橫向鋼筋(1)和縱向鋼筋(2)分別從對應的通孔(8)和通槽(9)內穿過,內套(7)內設置有墊塊(12),墊塊(12)位于橫向鋼筋(1)和縱向鋼筋(2)之間,并與橫向鋼筋(1)和縱向鋼筋(2)過盈配合,盲孔(6)頂部設置有螺紋部,內套(7)的頂部通過第一軸承(10)與第一調整桿(11)軸接,第一調整桿(11)與盲孔(6)螺紋連接,第一調整桿(11)內設置有貫通的螺紋孔(13),螺紋孔(13)內螺紋連接有第二調整桿(14),第二調整桿(14)的底部通過第二軸承(15)與壓塊(16)軸接,壓塊(16)壓接在橫向鋼筋(1)上,柱體(4)外側壁上設置有綁扎凹槽(17),橫向鋼筋(1)和縱向鋼筋(2)之間掛接有防護網(18),防護網(18)上設置有若干個種植預留孔(1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水邊坡的支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墊塊(12)通過第一彈簧體(20)連接在內套(7)內,墊塊(12)的頂面和底面分別設置有凹槽(21),凹槽(21)的邊緣對稱固定有卡件。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含水邊坡的支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包括支撐板(22),支撐板(22)的內側壁設置有滑槽(23),滑槽(23)內通過第二彈簧體(24)滑動連接有安裝塊(25),安裝塊(25)的外側端面設置有斜面部(26),安裝塊(25)上固定有卡銷(27)。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含水邊坡的支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銷(27)包括弧形支撐部(28),弧形支撐部(28)的表面軸接有卡托(29)。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水邊坡的支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錨柱(3)外側固定連接有支撐桿(30),支撐桿(30)插入邊坡內,錨柱(3)與邊坡的固定夾角為90°,支撐桿(30)與錨柱(3)的固定夾角為25°。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高含水邊坡的支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30)末端通過棘輪(31)連接有若干個防護桿(32)。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水邊坡的支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邊坡底部設置有水泥護邊(33),水泥護邊(33)內均勻設置有透水孔(34)。
8.一種權利要求1-7任意一項所述的高含水邊坡的支護裝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測量邊坡基面,繪制支護裝置布置圖;
B、按照布置圖鋪設鋼筋,在橫向鋼筋(1)和縱向鋼筋(2)的搭接處使用錨柱(3)進行連接,使橫向鋼筋(1)和縱向鋼筋(2)相互垂直的插接在兩個通孔(8)內;
C、旋轉第一調整桿(11),對橫向鋼筋(1)和縱向鋼筋(2)固定的上下位置進行調整;
D、旋轉第二調整桿(14),對橫向鋼筋(1)和縱向鋼筋(2)的壓接壓力進行調整;
E、使用鋼絲在錨柱(3)外側對橫向鋼筋(1)和縱向鋼筋(2)進行綁扎,鋼絲纏繞在綁扎凹槽(17)內;
F、根據支護裝置布置圖對邊坡進行開挖,將步驟E組裝完成的網狀鋼筋結構放置在開挖槽中,對錨柱(3)底部使用混凝土進行固化,然后進行一次回填;
G、將防護網(18)掛接在橫向鋼筋(1)和縱向鋼筋(2)之間,在種植預留孔(19)中栽種灌木,然后進行二次回填;
H、在二次回填的土層表面種植草皮。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高含水邊坡的支護裝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E中,依照從邊坡底部至邊坡頂部的順序對各個鋼筋搭接處進行綁扎,在每個鋼筋搭接處首先對橫向鋼筋(1)進行2~3圈的綁扎,然后對縱向鋼筋(2)進行1~2圈的綁扎;全部綁扎完成之后通過旋轉第一調整桿(11)對整個網狀鋼筋結構的平整度和內部應力分布均勻度進行調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未經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67145.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生態溝坡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種河湖沉積相邊坡生態穩固治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