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600MPa級具有優良耐磨性的海洋工程結構鋼及生產方法有效
【說明書】:
一種600MPa級具有優良耐磨性能的海洋工程結構鋼,其組分及wt%為:C:0.061~0.146%,Si:0.09~0.40%,Mn:1.02~2.75%,P:≤0.010%,S:≤0.004%,Als:0.025~0.065%,Nb:0.021~0.052%,Ti:0.010~0.025%,V:0.020~0.040%,Ni:1.05~3.40%,Mo:0.21~0.60%,Cr:0.27~0.50%,B:0.0010~0.0015%,W:0.18~0.80%;工藝:鐵水脫硫;轉爐冶煉;對鑄坯加熱;粗軋;精軋;淬火熱處理;回火處理。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屈服強度≥600MPa,抗沖擊斷裂性能NDT溫度≤?65℃,耐磨性能優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海洋工程結構用鋼及其生產方法,具體地屬于耐磨鋼及其生產方法,確切地涉及一種屈服強度≥600MPa的具有優良耐磨性能的抗沖擊斷裂鋼及其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海洋蘊含著豐富的資源,北極航道的開通為各國節省了大量海洋運輸資源,促進了北極穿梭油船、破冰船、破冰集裝箱船等新概念船舶的發展,同時也促使這些高等級船舶用鋼要具有:較高的強度和優良的韌性,尤其是抗沖擊斷裂性能,如NDT性能。再者,這些船體由于要長期接觸于冰層,還應使鋼材具有優良的的耐磨損性能。
經檢索:
中國專利申請號為CN201210211872.3的文獻,公開了《一種高韌性低NDT溫度的船舶及海洋工程用鋼材的生產工藝》,其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wt%的主成分:C:0.03~0.10,Mn:1.20~1.50,Si:0.10~0.35,Nb:0.015~0.03,Ti:0.005~0.020,Alt:0.020~0.040,殘余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如下:N≤0.006,O≤0.004,P≤0.015,S≤0.006,As≤0.04,Sn≤0.03;余量為Fe;所述工程用鋼材的生產工藝,其包括如下步驟:(1)鑄坯加熱工序;(2)軋制及冷卻工序:(3)正火處理工序;(4)制得工程用鋼材成品。根據權利要求所述的高韌性低NDT溫度的船舶及海洋工程用鋼材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驟(1)所述的鑄坯加熱工序具體是:對堆冷后鑄坯進行加熱;加熱整體時間按鑄坯厚度計時率≥8min/cm控制,其中,加熱段控制溫度1150-1280℃,均熱段控制溫度1230-1250℃。其在于軋制及冷卻工序具體是:a.對加熱后鑄坯進行粗軋、精軋,然后控制冷卻;b.通過奧氏體再結晶區范圍內粗軋細化奧氏體晶粒,軋制溫度980~1100℃、后兩道的單道次壓下率大于15%、粗軋總變形率≥50%;c.在奧氏體未再結晶區進行精軋,獲得壓扁的變形奧氏體;d.控制精軋速度1.5~6m/s、36-60mm鋼板開軋溫度840-880℃、9-36mm鋼板開軋溫度890-940℃,終軋溫度770-820℃、道次壓下量為4-30%,精軋總變形率為50~75%,制得精軋板件;e.對精軋板件進行水冷,冷卻速度為2℃/s-10℃/s,冷卻終止溫度為660-710℃,制得板件。并通過正火處理工序具體:正火溫度為900-940℃,處理時間為1.5~2.0min/mm,制得的鋼材成品最大厚度為60mm,屈服強度ReH≥235MPa,抗拉強度Rm≥400MPa,-60℃時厚度心部V型沖擊功Akv≥100焦耳(J),Z向拉伸性能≥50%,NDT落錘溫度-45℃。該文獻存在的不足:1)由于未添加V、Mo、Cr、B、W合金元素,難以為鋼種提供高強度、優良耐磨性能的前提基礎;2)由于所采用的正火溫度在900-940℃,相對溫度較高,其會增大晶粒尺寸,相對于其熱處理前的強度還會降低,在極地冰區使用,高強度難以保證,故認為不適宜在極地冰區使用。況且其屈服強度僅為235MPa級,NDT落錘溫度僅為-45℃,不利于大型載重油船、集裝箱船在極地寒冷、多冰易磨損區域行駛。
下載完整專利技術內容需要扣除積分,VIP會員可以免費下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鋼鐵有限公司,未經武漢鋼鐵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6518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