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液滴包含物的提取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063704.8 | 申請日: | 2018-09-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464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1 |
| 發明(設計)人: | 何永清;陳洋;覃情;朱孝欽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L3/00 | 分類號: | B01L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橢球 腔體 提取裝置 腔體出口 腔體入口 混合液體 連續相 微流控 液滴 種液 連通 左右對稱分布 抽離裝置 過程完成 氣體注射 腔體頂部 體內部 微通道 長軸 豎直 細管 研發 流出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滴包含物的提取裝置,屬于微流控技術領域。該液滴包含物的提取裝置,裝置體內部呈左右對稱分布設有橢球型腔體,橢球型腔體長軸沿豎直方向放置,兩個橢球型腔體內側中部通過微通道連通,兩個橢球型腔體外側均通過細管連通氣體注射與抽離裝置,兩個橢球型腔體中的一個橢球型腔體頂部設有腔體入口通道以及底部設有腔體出口通道,另一個橢球型腔體底部設有腔體入口通道以及頂部設有腔體出口通道,連續相離散相混合液體通過腔體入口通道進入橢球型腔體,提取過程完成后,連續相離散相混合液體通過腔體出口通道流出。本提取裝置是為了將微流控技術更好地應用于實際而研發,主要用于實現液滴中的包含物的提取。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滴包含物的提取裝置,屬于微流控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微流控技術的發展使得液滴成為了生物醫學、微化工中一個常用的藥物、細胞、膠體顆粒、反應物的載體,而這些包含物的提取過程目前多采用接觸式的物理方法,經常會造成包含物的破損或死亡。急需開發出一種新的非接觸式的方法來實現包含物的提取。
利用氣泡作為動力,擠壓液滴,由于氣泡可以變形,不會造成液滴劇烈運動,不會對其中的包含物有太大的影響。同時,還離不開微流控技術,本發明裝置所用原料就是連續相離散相混合液體構成的微流體,對流體的操控是實驗成功的關鍵。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及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液滴包含物的提取裝置。本提取裝置是為了將微流控技術更好地應用于實際而研發,主要用于實現液滴中的包含物的提取。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液滴包含物的提取裝置,包括腔體入口通道1、橢球型腔體2、氣體注射與抽離裝置3、腔體出口通道4、裝置體5和微通道6,裝置體5內部呈左右對稱分布設有橢球型腔體2,橢球型腔體2長軸沿豎直方向放置,兩個橢球型腔體2內側中部通過微通道6連通,兩個橢球型腔體2外側均通過細管連通氣體注射與抽離裝置3,兩個橢球型腔體2中的一個橢球型腔體2頂部設有腔體入口通道1以及底部設有腔體出口通道4,另一個橢球型腔體2底部設有腔體入口通道1以及頂部設有腔體出口通道4,連續相離散相混合液體通過腔體入口通道1進入橢球型腔體2,提取過程完成后,連續相離散相混合液體通過腔體出口通道4流出。
所述腔體入口通道1和腔體出口通道4直徑與一個離散相滴的直徑相同,直徑可取2~3mm。
所述橢球型腔體2的短軸為離散相滴的直徑3~5倍,可取6~15mm。
所述微通道6兩側為喇叭型入口,喇叭口的直徑等于離散相滴直徑,可取2~3mm;微通道6最窄處直徑為提取物直徑的3~5倍,可取30~50μm。
所述腔體入口通道1和腔體出口通道4豎直位置對應,腔體入口通道1和腔體出口通道4長度相等。
所述氣體注射與抽離裝置3與微通道6水平位置對應。
所述橢球型腔體2、腔體出口通道4和微通道6材質為透明和透光的材質。
上述連續相離散相混合液體為連續相包離散相,不是離散相包連續相。連續相流體與離散相液滴不互溶,顏色有明顯的區別,而且連續相和離散相的體積比一定,比如連續相:離散相體積比=3:2。
上述氣體注射與抽離裝置3中的裝置和結構為能實現氣體注射與抽離功能的現有結構,如被專利申請號CN201310310609.4公開的結構。
該液滴包含物的提取裝置工作原理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6370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位移式微流控芯片由表面張力生成液滴的方法
- 下一篇:樣品袋套件及過濾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