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催化加氫制備3,5-二氯苯胺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058198.3 | 申請日: | 2018-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208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8 |
| 發明(設計)人: | 高金平;候云飛;柴明根;吳勇;廖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禾益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C209/36 | 分類號: | C07C209/36;C07C211/5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327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二氯硝基苯 脫氯抑制劑 二氯苯胺 制備 催化劑 催化加氫 脫氯 催化加氫還原反應 催化劑活性 反應設備 分離過程 護理費用 加氫還原 減少設備 氫解脫氯 有效解決 套用 腐蝕 回收 維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催化加氫制備3,5?二氯苯胺的方法,以3,5?二氯硝基苯為原料,以3,5?二氯硝基苯為本體,在Pt/c催化劑存在下,在0.8~1.2Mpa、90~120℃進行催化加氫還原反應以制備3,5?二氯苯胺。本發明使用的Pt/c催化劑能有效解決3,5?二氯硝基苯加氫還原過程中氫解脫氯問題,脫氯率不超過0.25%,降低了脫氯對反應設備的腐蝕,減少設備維修護理費用,Pt/c催化劑組分簡單,回收成本低,Pt/c催化劑活性穩定,選擇性高,連續套用時間長。另外,本發明不使用脫氯抑制劑,減少了脫氯抑制劑的分離過程,從根本上消除脫氯抑制劑對成品質量的影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精細化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催化加氫制備3,5-二氯苯胺的方法。
背景技術
3,5-二氯苯胺是一種重要的農藥和染料中間體,用作農用殺蟲劑的原料,由它可制得二甲菌核利、菌核凈、異菌脲和甲菌利;還可用于合成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醫藥工業用于制造治療瘧疾病的喹啉衍生物。染料工業用于制造偶氮染料和顏料。在工業衛生方面用于制造殺蟲劑和有害生物驅除劑。通常有三種生產方法:鐵粉還原法、過硫化鈉還原法和催化加氫還原法將3,5-二氯硝基苯還原成3,5-二氯苯胺。
鐵粉還原法由于環境污染嚴重,已被2005年國家發改委列入勒令淘汰的落后生產工藝,過硫化鈉還原法反應條件溫和,但成本較高,污染也較嚴重,產生的廢水也比較多。因此人們著重研究環境友好的催化加氫還原法,但此綠色工藝存在氫解脫氯的問題,一直困擾國內外研究人員,成為3,5-二氯硝基苯加氫還原研究的重點。
CN02148509.7公開了以納米碳管負載Pt或Pd為催化劑,催化加氫鹵代硝基苯制備鹵代芳胺。納米碳管負載Pt為催化劑的反應收率99.0%,脫氯率0.05%,納米碳管負載Pd為催化劑的反應收率99.2%,脫氯率0.1%,能有效地抑制加氫脫氯。
南京理工大學的蔡春等人在2000年《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第三期以Raney-Ni和5%Pd/c為催化劑,加入脫氯抑制劑噻吩,還原二氯硝基苯為二氯苯胺的收率為93~96%。
US4990663A1用Pt-Fe/C作為鹵代硝基苯加氫還原的催化劑,加入脫氯抑制劑乙醇胺和2-甲氧基乙胺,反應脫氯率小于0.5%。
上述現有專利技術各有特點,但也存在著不足:
CN02148509.7雖能有效抑制脫氯,但由于納米碳管成本過高,此法工業應用價值不大。
其它文獻和專利采用在催化體系中加入噻吩、乙醇胺、2-甲氧基乙胺等脫氯抑制劑的方法來達到抑制3,5-二氯硝基苯加氫還原過程中氫解脫氯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工藝方法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以3,5-二氯硝基苯溶液本體為原料,以Pt/c為催化劑加氫還原制備3,5-二氯苯胺的方法,可有效解決現有還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種催化加氫制備3,5-二氯苯胺的方法,該方法以3,5-二氯硝基苯為原料,以3,5-二氯硝基苯為本體反應,在Pt/c催化劑存在下,在條件0.8~1.2Mpa、90~120℃,進行催化加氫還原反應以制備3,5-二氯苯胺,所述Pt/c催化劑為重量百分含量0.3%Pt/c~2.5%Pt/c的催化劑;所述Pt/c催化劑的用量為3,5-二氯硝基苯質量的0.5%~2%;當所述Pt/c催化劑的用量為3,5-二氯硝基苯質量的1%~1.5%時,所述催化加氫還原反應過程的脫氯率不超過0.25%;當按照所述條件、重量百分含量1%的所述Pt/c催化劑以及每次補加0.2g的新鮮所述Pt/c催化劑,進行催化劑的循環套用時,所述催化加氫還原反應過程的脫氯率不超過0.26%。
優選地,所述Pt/c催化劑為重量百分含量1%Pt/c的催化劑。
優選地,所述Pt/c催化劑的用量為3,5-二氯硝基苯質量的0.7%~1.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禾益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西禾益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5819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