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切割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055539.1 | 申請日: | 2018-09-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833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17 |
| 發明(設計)人: | 朱昌軍;譚建華;鄒凱;韓占方;張春生;黃錕;胡超;魏紅;楊剛;張朋崗;單華;徐樂樂;張效東;薛原;王書國;賈偉;劉君臣;劉占鋒;解魯平;周文志;肖婉蓉;許威;李云鵬;董雨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D21/10 | 分類號: | B23D21/10;B23Q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劉丹;黃健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切割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的切割裝置,屬于管路切割技術領域,其包括割刀、割刀支架、夾持部件、彈性部件及螺紋桿;割刀支架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安裝部和第二安裝部,以及連接第一安裝部和第二安裝部的連接部;割刀安裝在第一安裝部上,夾持部件滑動安裝在連接部上,割刀和夾持部件形成管件夾持空間;第二安裝部設置有螺紋孔,螺紋桿通過螺紋孔安裝在第二安裝部上,且螺紋桿的一端指向夾持部件;螺紋桿靠近夾持部件的一端設置有彈性部件,彈性部件與夾持部件遠離管件的一側抵接。本發明提供的切割裝置,使管件在切割過程中自動調整管壁和割刀之間的距離,使割刀能夠不間斷地對管件進行切割,提高切割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管路切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切割裝置。
背景技術
石油天然氣在管路輸送的工藝流程施工過程中,為滿足氣動控制、截斷閥門儀表風管件鋪設的需要,往往需要對閥門儀表風管件進行切割來滿足現場閥門的安裝需求。
目前,在切割儀表風管件時,先將管件卡入割刀與夾持部件之間并擰緊,再對管件進行圓周切割,由于在管件切割的過程中,管壁在割刀的作用下不斷變薄,使割刀無法持續與管壁的表面接觸而形成有效切割;因此在管件進行切割時需要不斷手動調整管壁與割刀之間的距離,使管壁能夠與割刀保持貼合,能夠繼續進行切割。
然而在儀表風管件切割過程中,采用手動調整管壁和割刀之間的距離,影響管件的切割效率和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切割裝置,使閥門儀表風管件在切割過程中自動調整其管壁和割刀之間的距離,使割刀能夠不間斷地對管件進行切割,提高切割效率。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切割裝置,其包括割刀、割刀支架、夾持部件、彈性部件及螺紋桿;所述割刀支架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安裝部和第二安裝部,以及連接第一安裝部和第二安裝部的連接部;所述割刀安裝在第一安裝部上,所述夾持部件滑動安裝在所述連接部上,所述割刀和所述夾持部件形成管件夾持空間;所述第二安裝部設置有螺紋孔,所述螺紋桿通過所述螺紋孔安裝在第二安裝部上,且所述螺紋桿的一端指向所述夾持部件;所述螺紋桿靠近所述夾持部件的一端設置有彈性部件,所述彈性部件與所述夾持部件遠離所述管件的一側抵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切割裝置具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提供的切割裝置,其中管件夾持安裝在割刀和夾持部件之間,夾持部件滑動安裝在割刀支架的連接部上,螺紋桿安裝在割刀支架的第二安裝部上,并通過設置在螺紋桿一端的彈性部件與夾持部件抵接;在管件的切割過程中,夾持部件在彈性部件的作用下使管件時刻與割刀保持貼合,能夠使割刀對管件進行連續切割,提高了切割效率。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裝部、第二安裝部及連接部為一體式結構,且整體形狀呈C形。
進一步的,所述夾持部件包括輥輪支架、輥輪懸吊架及兩個輥輪;所述輥輪懸吊架一端滑動安裝在所述連接部上,另一端與所述輥輪支架連接;所述輥輪支架呈弧形,兩個所述輥輪對稱設置在所述輥輪支架的兩端,兩個所述輥輪分別貼合在所述管件的側壁上,且相對所述輥輪支架可轉動。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部設置有滑軌,所述輥輪懸吊架滑動安裝在所述滑軌上。
進一步的,所述割刀為圓形刀片,所述割刀通過銷軸安裝在所述第一安裝部上,并相對所述第一安裝部可轉動;所述割刀的圓心位于兩個所述輥輪的對稱線上。
進一步的,所述輥輪支架遠離所述管件的一側設置有套筒,且所述套筒的軸向與所述管件的夾持方向垂直;所述套筒的中心線與所述兩個輥輪的對稱線位于同一條直線上;所述彈性部件垂直居中安裝在所述套筒內,所述螺紋桿插入安裝在所述套筒內,并通過彈性部件與所述輥輪支架抵接。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部件為弧形彈片,所述弧形彈片的凸起的一側朝向所述螺紋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5553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