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山地木薯套種西瓜高產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055399.8 | 申請日: | 2018-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7044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10 |
| 發明(設計)人: | 畢昌付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農園香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22/25 | 分類號: | A01G22/25;A01G22/0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222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山地 木薯 套種 西瓜 高產 栽培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山地木薯套種西瓜高產栽培方法,屬于果蔬種植領域,包括以下步驟:品種選擇,木薯選用不分枝品種,西瓜選用抗病性好、生長勢強、質優、商品性狀好的品種;選地整地,選擇旱能灌,澇能排,土層疏松、肥沃的新墾荒地;施足基肥,在西瓜種植行條施基肥,在木薯種植行穴施基肥;適時種植,木薯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種植,根據氣候和苗情而定,西瓜提前1個月左右種植;合理定植;田間管理,田間管理前期按西瓜栽培技術實施,待西瓜采收后,按木薯栽培技術進行管理;本發明充分利用了土地資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單位土地果蔬產量、增加農民收益,綠色、環保。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果蔬種植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山地木薯套種西瓜高產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現如今,像環保、綠色、節能等這樣的理念越來越受到重視,在這個節約型社會理念的推動下,地球上的任何自然資源都應該被合理整合和充分利用,木薯套種西瓜栽培方法正是對土地資源合理化利用的實踐,不僅充分利用了田間剩余空間及土地資源,還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單位土地糧食產量、增加農民收益,所以綠色、無公害資源的充分利用將是未來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種植人員應該在實際的農業生產工作中,加強對木薯套種西瓜栽培方法的應用,為更好地推進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貢獻出一份力量。
但現有的木薯套種西瓜栽培方法不科學合理,不僅導致木薯的產量低下,同時導致西瓜的產量低下,從而使得種植企業經濟效益低下。
發明內容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山地木薯套種西瓜高產栽培方法,它充分利用了土地資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單位土地果蔬產量、增加農民收益,綠色、環保。
2.技術方案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山地木薯套種西瓜高產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品種選擇:木薯選用不分枝品種,如華南205和GR911;西瓜選用抗病性好、生長勢強、質優、商品性狀好的品種,如慶發12 號、慶紅寶、慶發黑馬;
S2、選地整地:選擇旱能灌,澇能排,土層疏松、肥沃的新墾荒地,木薯對地塊要求不高,只要不過于貧瘠、不石礫過多、不積水的地塊即可,但西瓜對地塊要求很嚴,要旱能灌,澇能排,土層疏松、肥沃的新墾荒地,山地整畦依據地塊大小,整成畦帶溝寬1m的畦并起壟,全層深翻30~35cm,耙細耙勻使土塊細碎,土壤疏松,地面平整,無雜草及作物秸稈,以增強抗旱、抗澇能力,減輕雜草和病蟲為害;
S3、施足基肥:在西瓜種植行條施基肥,每畝施農家肥400~500kg、復合肥45~50kg,在木薯種植行穴施基肥,每畝施磷肥25~30kg、農家肥450~500kg、復合肥15~25kg;
S4、適時種植:木薯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種植,根據氣候和苗情而定,西瓜提前1個月左右種植;
S5、合理定植:木薯700~800株/畝,株行距0.8m×1.0m,西瓜300株~350/畝,木薯定植種莖長15cm,由畦外邊向畦內斜插入,與畦走向垂直,西瓜直接移栽定植畦中央,合理定植、確保足夠穴數是獲得高產穩產的關鍵;
S6、田間管理:田間管理前期按西瓜栽培技術實施,以免造成西瓜跑蔓、不結瓜等不良后果,待西瓜采收后,按木薯栽培技術進行管理;
S7、西瓜田間管理:
(a)肥水管理:西瓜各個時期對氮磷鉀需求不同,追肥重在氮、鉀,尤其是鉀肥,幼苗期輕施肥,每畝追施三元復合肥10kg,并適當控水,坐瓜后重施追肥,每畝追施三元復合肥50kg,每畝噴濃度為0.3%的尿素與濃度為0.2%的磷酸二氫鉀的混合液50~75k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農園香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農園香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5539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