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窄環隙換熱空調末端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049659.0 | 申請日: | 2018-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8112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07 |
| 發明(設計)人: | 舒海文;張宏亮;姜珊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4F13/00 | 分類號: | F24F13/00;F24F13/02;F24F13/30;F24F13/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海燕 |
| 地址: | 116000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窄環隙換熱 空調 末端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一種窄環隙換熱空調末端裝置,涉及暖通空調系統末端裝置的技術領域,包括安裝框架、水系統和風系統,水系統包括上部集管、下部集管和換熱管,多個換熱管豎直固定于安裝框架上,換熱管包括內管和外套管,內管固定于外套管內部,內管和外套管之間形成液體流道,內管內部形成空氣流道,液體流道的兩端分別與上部集管和下部集管連通;風系統包括主風管和管道風扇,管道風扇與主風管連接,主風管與空氣流道連通,換熱管頂部的一側開設有上風口,空氣流道通過上風口與外界連通。該裝置在保證人員工作區域沒有明顯吹風感的前提下能夠加強換熱效果,提高空調末端裝置的換熱能力,兼具冬季供暖和夏季供冷功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暖通空調系統末端裝置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窄環隙換熱空調末端裝置。
背景技術
近零能耗建筑以其超低能耗和高熱舒適等特點,代表了未來建筑的發展趨勢。暖通空調系統的能耗是建筑能耗的最主要組成部分,在以低冷/熱負荷為其重要特征的近零能耗建筑中,傳統的暖通空調系統也應做出相應的調整。目前,我國建筑內常見的能夠實現冷熱兼供的空調末端設備主要有風機盤管和輻射板等。風機盤管噪聲等級一般在30dB-60dB之間,送風口速度在2-4m/s之間,容易產生吹風感,且不適用于對噪聲控制要求較高的場合;輻射板在供冷時不允許表面結露,這樣既限制了輻射板的供冷能力,又不能承擔室內的空調濕負荷。專利“濕式輻射對流冷熱交換器”(ZL201410012986.4)中針對近零能耗建筑低冷/熱負荷的特點,提出了一種能同時滿足冬季供暖和夏季供冷、并且在供冷時具有除濕功能的末端設備,但由于該冷熱交換器與室內環境之間的換熱通過自然對流和輻射方式進行,換熱系數相對較低,因此在室內負荷較大時,需要該末端設備的面積也較大。因此,在保證人員工作區域沒有明顯吹風感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此類空調末端設備的換熱能力,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窄環隙換熱空調末端裝置,在保證人員工作區域沒有明顯吹風感的前提下能夠加強換熱效果,提高空調末端裝置的換熱能力,兼具冬季供暖和夏季供冷功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窄環隙換熱空調末端裝置,包括安裝框架、水系統和風系統,所述水系統包括上部集管、下部集管和換熱管,所述下部集管上開設有進液口,所述上部集管上開設有出液口,所述換熱管設置有多個,所述換熱管豎直固定于所述安裝框架上,所述換熱管包括內管和外套管,所述內管固定于所述外套管內部,所述內管和所述外套管之間形成液體流道,所述內管內部形成空氣流道,所述液體流道的兩端分別與所述上部集管和所述下部集管連通;所述風系統包括主風管和管道風扇,所述主風管固定于所述安裝框架下部的一側,所述管道風扇與所述主風管連接,所述主風管與所述空氣流道連通,所述換熱管頂部的一側開設有上風口,所述空氣流道通過所述上風口與外界連通。
優選地,所述水系統還包括連接接頭,各所述換熱管上端通過一個所述連接接頭與所述上部集管連接,各所述換熱管下端通過一個所述連接接頭與所述下部集管連接,各所述液體流道的兩端分別通過一個所述連接接頭與所述上部集管和所述下部集管連通。
優選地,所述連接接頭為中空結構,所述連接接頭與所述換熱管連接的一面設置有遮擋部,所述遮擋部上開設有連通槽,所述連通槽的形狀與所述換熱管兩端的所述液體流道的形狀一致,所述換熱管兩端的所述液體流道分別與一個所述連接接頭的所述連通槽對接連通,所述連接接頭為漏斗狀。
優選地,所述風系統還包括分支風管,所述換熱管底部的一側開設有下風口,所述下風口與所述空氣流道連通,各所述下風口內設置有一個所述分支風管,所述主風管通過所述分支風管與所述空氣流道連通。
優選地,所述分支風管的一端同軸套設于所述內管內并與所述內管之間形成縫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理工大學,未經大連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4965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