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形變數據監測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049111.6 | 申請日: | 2018-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5975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7 |
| 發明(設計)人: | 涂銳;盧曉春;張睿;張鵬飛;張興剛;劉金海;黃小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1B7/16 | 分類號: | G01B7/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張海青 |
| 地址: | 710000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形變 數據 監測 方法 系統 | ||
1.一種形變數據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監測方法包括:
利用GNSS接收機獲取參考站和用戶站之間的相位/偽距觀測值;利用加速度獲取用戶站的加速度觀測值;獲取輔助參數;
對所述相位/偽距觀測值、所述加速度觀測值和所述輔助參數進行預處理,獲得觀測數據;
根據所述觀測數據確定雙差觀測模型和狀態模型;
基于所述雙差觀測模型和狀態模型,采用卡爾曼濾波方法進行參數解算,獲得形變監測結果;
根據所述形變監測結果實現對形變體的形變監測;
所述對所述相位/偽距觀測值、所述加速度觀測值和所述輔助參數進行預處理,獲得觀測數據,具體包括:
對所述相位/偽距觀測值、所述加速度觀測值和所述輔助參數進行數據完整性檢查、粗差剔除和周跳探測處理;
對處理后的數據進行相對論、潮汐、天線相位中心、對流層和地球自轉誤差的修正,獲得觀測數據;所述觀測數據包括:預處理后的雙差相位觀測值、雙差偽距觀測值、測站加速度;
所述根據所述觀測數據確定雙差觀測模型,具體公式為:
其中,角標b和r分別為參考站和用戶站,k表示歷元序號,i為第i個衛星,j為第j個衛星,為k歷元i、j衛星b、r測站間預處理后的雙差偽距觀測值,為k歷元測站r上i、j兩顆衛星星地間單位旋轉矢量的星間差分,sr(k)為k歷元測站r上位移改正量,為k歷元i、j衛星b、r測站間雙差電離層誤差,為k歷元i、j衛星b、r測站間雙差對流層誤差,為k歷元i、j衛星b、r測站間雙差幾何距離,εp(k)為k歷元偽距觀測噪聲,為k歷元i、j衛星b、r測站間預處理后的雙差相位觀測值,λ為載波波長,為k歷元i、j衛星b、r測站間雙差模糊度,εφ(k)為k歷元相位觀測噪聲,為相位觀測噪聲方差,為偽距觀測噪聲方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形變數據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參數包括廣播星歷、測站坐標、天線型號、天線相位中心改正文件和地球自轉參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形變數據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觀測數據確定狀態模型,具體公式為:
其中,s為坐標基線向量,v為測站的速度,u為基線漂移誤差,amb為所有的雙差模糊度,τ為GNSS的采樣頻率,βk為第k個歷元的動態噪聲,a為預處理后的測站加速度,QE為動態狀態噪聲陣,qa為加速度方差,qu為基線漂移的方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未經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49111.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