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薄板工件自動檢測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048614.1 | 申請日: | 2018-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871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26 |
| 發明(設計)人: | 吳曉;何呂濤;郭全民;張穎潔;黎志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紡織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B11/30 | 分類號: | G01B11/30;G01B11/08;G01B11/24;G01G17/02 |
| 代理公司: | 武漢泰山北斗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50 | 代理人: | 程千慧 |
| 地址: | 430073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工件放置機構 輸送機構 自動檢測裝置 薄板工件 薄板零件 上料位 采集 激光傳感器 多組數據 放置工件 工件表面 檢測結果 局部信息 雙攝像頭 圖像處理 外形圖像 旋轉薄板 旋轉調整 移動檢測 自動采集 平面度 稱重 圓度 檢測 | ||
1.一種薄板工件自動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輸送機構(1)、工件放置機構(2)和檢測機構(3),所述工件放置機構(2)設置在輸送機構(1)上,所述工件放置機構(2)用于放置工件、對工件進行稱重和旋轉調整工件的角度,所述輸送機構(1)用于將工件放置機構(2)由上料位輸送到檢測機構(3)下方,并將檢測后的工件帶回上料位;所述檢測機構(3)用于對工件的平面度和厚度進行測量,并對工件的外形圖像進行自動采集。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工件自動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機構(1)包括輸送機架(11)、輸送平移機構和防撞機構(12),所述輸送平移機構設置在輸送機架(11)上,所述工件放置機構(2)設置在輸送平移機構上,所述輸送平移機構用于帶動工件放置機構(2)在上料位和檢測機構(3)下方之間往復運動,所述輸送平移機構兩端的輸送機架(11)上還設置有防撞機構(12)。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薄板工件自動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平移機構包括絲桿移動機構(13)和支撐導軌機構(14),所述工件放置機構(2)下方中部安裝在絲桿移動機構(13)的絲桿滑塊上,所述工件放置機構(2)下方兩側安裝在支撐導軌機構(14)的導軌滑塊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工件自動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放置機構(2)包括工件放置機架(21)、旋轉電機(22)、底板(23)、電磁鐵吸附機構(24)、薄板工件定位機構(25)、稱重機構(26)和薄板工件支撐板(27),所述電磁鐵吸附機構(24)、薄板工件定位機構(25)和稱重機構(26)均安裝在底板(23)上,所述薄板工件支撐板(27)設置在電磁鐵吸附機構(24)、薄板工件定位機構(25)和稱重機構(26)的上方,所述電磁鐵吸附機構(24)用于將薄板工件吸附固定在薄板工件支撐板(27)上,所述薄板工件定位機構(25)設置在薄板工件支撐板(27)的中心下方位置,所述薄板工件支撐板(27)中心開有定位孔,所述薄板工件定位機構(25)包括定位升降機構和定位哨,所述定位升降機構用于推動定位哨向上移動穿過定位孔或向下移動退出定位孔,所述薄板工件支撐板(27)上開有稱重孔,所述稱重機構(26)包括稱重升降機構和稱重傳感器,所述稱重升降機構用于推動稱重傳感器的檢測頭向上移動穿過稱重孔或向下移動退出稱重孔;所述旋轉電機(22)安裝在底板(23)下方的工件放置機架(21)上,所述旋轉電機(22)用于帶動底板(23)在水平面內旋轉。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工件自動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機構(3)包括檢測機架(31)、圖像采集機構(32)、激光傳感器平移機構(33)、激光傳感器安裝架(34)和激光傳感器(35),所述圖像采集機構(32)和激光傳感器平移機構(33)安裝在檢測機架(31)上,所述圖像采集機構(32)用于采集工件放置機構(2)上的待測工件的外形信息,所述激光傳感器(35)固定在激光傳感器安裝架(34)上,所述激光傳感器安裝架(34)固定在激光傳感器平移機構(33)上,所述激光傳感器平移機構(33)用于帶動激光傳感器(35)在待測工件上方沿著水平方向移動,所述激光傳感器(35)用于檢測待測工件的表面平面度和厚度。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薄板工件自動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圖像采集機構(32)對稱設置在檢測機架(31)兩側。
7.一種薄板工件自動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待測工件由上料位放置到工件放置機構(2),輸送機構(1)將工件放置機構(2)上的待測工件輸送到檢測機構(3)下方;
步驟2、工件放置機構(2)帶動待測工件在水平面上旋轉,同時檢測機構(3)上的圖像采集機構(32)對工件的各個角度的外形圖像進行自動采集;
步驟3、工件放置機構(2)帶動待測工件旋轉360°后,輸送機構(1)將工件放置機構(2)上的待測工件輸送回上料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紡織大學,未經武漢紡織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4861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