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邊形鋼管混凝土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048110.X | 申請日: | 2018-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0571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新華;崔佳;肖基成;孫廣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新華 |
| 主分類號: | E04C3/34 | 分類號: | E04C3/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脫穎律師事務所 31259 | 代理人: | 李強 |
| 地址: | 200126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邊形鋼管 凹痕 加強肋結構 混凝土柱 外壁 鋼管混凝土柱 灌注混凝土 水泥 凹槽結構 凹口結構 兩兩相對 內壁表面 承載力 鋼管壁 管內部 加強肋 矩形管 凸出的 抱箍 抱緊 受力 圓狀 約束力 混凝土 背面 施加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邊形鋼管混凝土柱,包括內部供灌注混凝土的多邊形鋼管,所述多邊形鋼管的內壁表面設有向管內部凸出的加強肋結構進而向所述混凝土施加抱緊約束力。所述多邊形鋼管的外壁設有凹痕,所述凹痕的背面凸出于所述多邊形鋼管的內部,多條所述凹痕形成所述加強肋結構。位于同一個所述多邊形鋼管外壁的多條所述凹痕兩兩相對結合設置進而形成圓狀的凹槽結構或凹口結構。本發明由于所設的加強肋形成的抱箍作用,不但提高了矩形管柱的水泥承載力,而且也使得鋼管壁與水泥之間的結合強度有所提高,從而改善了鋼管混凝土柱的綜合受力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邊形鋼管混凝土柱。
背景技術
鋼管混凝土是一種新型的建筑體系,它是利用外鋼管對內的水泥在承壓時所形成的約束力,以加大立柱的承載力的工藝,其承載力較一般柱體可提高約兩倍。
然而,所應用的鋼管形狀,方管或矩形管與圓管相比,有很大的缺憾,即,圓管對管內水泥具有百分百的抱箍力(或稱約束力)而方管或矩形管卻難以達到圓管的效果。
其中原因主要是,方管或矩形管只有各個轉角處對管內水泥具有較好的約束力,而四周的平面管壁對水泥約束力很小,這就致使,方管或矩形管較圓管相比,所具有的承載力約損失百分之三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多邊形鋼管混凝土柱。
為實現以上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多邊形鋼管混凝土柱,包括內部供灌注混凝土的多邊形鋼管,所述多邊形鋼管的管壁表面設有向管內部凸出的加強肋結構進而向所述混凝土施加抱緊約束力。
優選地,所述多邊形鋼管的外壁設有凹痕,所述凹痕的背面凸出于所述多邊形鋼管的內部,多條所述凹痕錯開或均勻布設并形成所述加強肋結構。
優選地,位于同一個所述多邊形鋼管外壁的多條所述凹痕兩兩相對結合設置進而形成圓狀的凹槽結構或凹口結構。
優選地,每條所述凹痕呈弧形條狀,所述凹槽結構或所述凹口結構呈長扁圓或圓形或類矩形狀。
優選地,所述多邊形鋼管的內壁設有自身變形的多條加強肋筋,每條所述加強肋筋的兩端固接于所述多邊形鋼管的內壁,所述加強肋筋的變形段向所述多邊形鋼管的內部凸出。
優選地,所述加強肋筋呈弧形或波浪形彎曲。
優選地,所述加強肋筋呈三角形或矩形彎折。
本發明多邊形鋼管混凝土柱的有益效果包括:
通過特殊的加工工藝對矩形管的平面管壁表面設置加強肋(或呈筋狀或板狀),以加強平面管壁對水泥的約束力(提高10%-20%),從而加大立柱承載力(提高5%)、增強平面管壁對柱體內水泥的抱箍力(增加10%-20%)。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多邊形鋼管混凝土柱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對應于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對應于圖1其柱體豎向截面切開的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4為對應于圖3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多邊形鋼管混凝土柱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對應于圖5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7為對應于圖6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8為對應于圖6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9為對應于圖6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新華,未經李新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4811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