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橋梁位移測量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1047555.6 | 申請日: | 2018-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864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廣慧;李亮;栗蕾;郝曉燕;李曉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B11/02 | 分類號: | G01B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450015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大齒輪 小齒輪 紅外檢測器 位移測量裝置 驅動小齒輪 新型橋梁 檢測盤 軸承 橋梁 信號遠程傳輸 驅動大齒輪 齒輪連接 遠程監控 檢測孔 橋梁體 小幅度 檢測 轉動 盤旋 驅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橋梁位移測量裝置,包括橋梁體、橋梁齒、第一大齒輪、第一連桿、第二大齒輪、第一軸承、第一小齒輪、第三大齒輪、第二連桿、第二軸承、第二小齒輪、第三連桿、檢測盤、檢測孔和紅外檢測器,本發明通過齒輪連接橋梁,當橋梁發生微弱位移時,通過大齒輪驅動小齒輪,小齒輪再驅動大齒輪,大齒輪再驅動小齒輪,小齒輪再驅動檢測盤被紅外檢測器檢測,由此結構設計能夠使第一大齒輪的小幅度轉動即可帶動檢測盤旋轉幾周,紅外檢測器能夠將信號遠程傳輸,實現遠程監控,減輕人力,具有推廣應用的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橋梁檢測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新型橋梁位移測量裝置。
背景技術
橋梁,一般指架設在江河湖海上,使車輛行人等能順利通行的構筑物。為適應現代高速發展的交通行業,橋梁亦引申為跨越山澗、不良地質或滿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設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橋梁一般由上部構造、下部結構、支座和附屬構造物組成,上部結構又稱橋跨結構,是跨越障礙的主要結構;下部結構包括橋臺、橋墩和基礎;支座為橋跨結構與橋墩或橋臺的支承處所設置的傳力裝置;附屬構造物則指橋頭搭板、錐形護坡、護岸、導流工程等。現有技術中,橋梁是比較重要的建筑物,而橋梁可能因為土質較軟或地質原因造成位移的情況,應當對其進行檢測,才能夠保證安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新型橋梁位移測量裝置。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本發明包括橋梁體、橋梁齒、第一大齒輪、第一連桿、第二大齒輪、第一軸承、第一小齒輪、第三大齒輪、第二連桿、第二軸承、第二小齒輪、第三連桿、檢測盤、檢測孔和紅外檢測器,所述橋梁齒固定設置于所述橋梁體的邊緣,所述第一大齒輪與所述橋梁齒之間齒合連接,所述第一連桿的中部與所述第一軸承之間轉動連接,所述第一連桿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大齒輪中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大齒輪與所述第一連桿的另一端中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大齒輪與所述第一小齒輪之間齒合連接,所述第二連桿與所述第二軸承之間轉動連接,所述第二連桿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小齒輪的中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三大齒輪的中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大齒輪與所述第二小齒輪之間齒合連接,所述第二小齒輪通過所述第三連桿與所述檢測盤的中部固定連接,所述檢測盤的邊緣設置所述檢測孔,所述檢測盤位于所述紅外檢測器側邊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發明是一種新型橋梁位移測量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通過齒輪連接橋梁,當橋梁發生微弱位移時,通過大齒輪驅動小齒輪,小齒輪再驅動大齒輪,大齒輪再驅動小齒輪,小齒輪再驅動檢測盤被紅外檢測器檢測,由此結構設計能夠使第一大齒輪的小幅度轉動即可帶動檢測盤旋轉幾周,紅外檢測器能夠將信號遠程傳輸,實現遠程監控,減輕人力,具有推廣應用的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橋梁體、2-橋梁齒、3-第一大齒輪、4-第一連桿、5-第二大齒輪、6-第一軸承、7-第一小齒輪、8-第三大齒輪、9-第二連桿、10-第二軸承、11-第二小齒輪、12-第三連桿、13-檢測盤、14-檢測孔、15-紅外檢測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未經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04755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